相傳在晉代(公元226年)以前,顏家莊(今博山區(qū)八陡鎮(zhèn))的顏文姜被取進郭家門(今博山神頭),沒到一個時辰就死了丈夫。文姜的婆婆視文姜為“喪門星”,對其懷恨在心,百般折磨刁難。文姜心地善良,忍辱負重,孝敬公婆,照料小姑,最后為救公婆、小姑和一方百姓,文姜舍身堵泉眼,坐化為神。大旱之年,顏文姜為征東的唐王送水,解了三軍的燃眉之急。她的孝誠感天動地,千年傳頌。民間修建了顏奶奶廟,昭示后人;唐王為其重修廟宇,再塑金身。后人把顏文姜堵的泉源稱為“靈泉”,把流淌的泉水命名為“孝婦河”,把在泉河附近興起的村落稱為“顏神”。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