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蓮花,系由溫州道情演變而成的曲種。流傳于溫州市(包括所轄各縣)以及臺州、麗水的部分地區(qū)。是我省的主要曲種之一。其中有只唱不說的“大蓮花”、“小蓮花”、“對口蓮花”,也有說唱兼?zhèn)涞摹爸v唱蓮花”;20世紀(jì)50年代,藝人們又創(chuàng)造了“伴琴蓮花”。溫州蓮花在清末民初時非常興旺,有“……大街小巷搭布幕……各宮各廟鬧翻騰!诸^巷尾擺香案,道情蓮花唱詞文”的描寫。也出現(xiàn)了一大批著名藝人。20世紀(jì)50年代,在著名女藝人朱翠月的影響下,溫州蓮花風(fēng)靡一時。溫州蓮花有傳統(tǒng)長篇書目五十余部。題材有與佛道教義有關(guān)的,更多的是世俗故事、民間傳說,特別是有《高機與吳三春》、《黃三裊與林寶郎》、《劉文龍》、《雙江渡》、《賜金牌》、《九曲傘》等一批故事發(fā)生在溫州及其附近的獨特書目。溫州蓮花的唱腔音樂也獨具特色,尤其是每句都幫腔的唱法是非常罕見的,恰與明代瑞安人高則誠《琵琶記》中所描述的“陶真”唱法非常相似。目前溫州蓮花演員僅存戴春蘭(女,1944年出生)、潘愛國(1945年出生)、葉海琴(女,1963年出生)、林彩琴(女,1965年出生)、潘蓓麗(女,1972年出生)、潘蓓蓓(女1974年出生)六位演員,演出很少,曲種瀕危。來源:浙江省群眾藝術(shù)館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中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