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傳說”在我國影響深遠(yuǎn)、廣為流傳,曾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安徽亟待挖掘的三個民間故事之一!皞髡f”發(fā)生在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zhèn)(古稱小吏港)一帶,講的是東漢末年建安時期焦仲卿和劉蘭芝在封建禮教破孩下雙雙殉情的故事,堪稱封建時代愛情的千古絕唱,流傳至今已有1700多年。焦、劉殉情后,在小吏港地區(qū)反響強烈,懷寧一帶形成了家家戶戶說焦、劉的格局,故事先在社會上口頭傳講,后有民間手抄本在社會上流傳。故事發(fā)生地位于安慶市皖水中游,皖水順流而下直通長江口岸,交通便利,商賈云集,俗稱“戲曲之鄉(xiāng)”、“魚米之鄉(xiāng)”。由于與外地人交往甚密,傳說故事由外來商賈傳向全國各地,在你我相傳的過程中,經(jīng)過講述者個人情感的渲染,便形成了各種不同版本傳講不衰。目前流傳于世的故事分三大類,清末和民國年間有夏竹筠、李碩成(文學(xué)類),近現(xiàn)代有李杏林和李維諸位先生(才智類、民俗類),近年李智海深入當(dāng)?shù)厝罕姡稍L老農(nóng)耆宿以及恩師先輩們的口授心傳,目前已挖掘整理出8萬字的《孔雀東南飛傳說》故事。2006年《孔雀東南飛傳說》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孔雀東南飛傳說雖是焦、劉雙雙殉情的悲情故事,但其富有神話色彩的結(jié)尾表達了人們對封建舊俗的深惡痛絕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故事所講的“婆媳好,賽金寶,婆媳壞,家要敗”,它告訴我們要吸取焦、劉教訓(xùn),促進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目前,懷寧縣正在創(chuàng)辦并申報孔雀東南飛傳說特色學(xué)校,以便培養(yǎng)更多的“孔雀東南飛傳說”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