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嘎爾藏戲發(fā)源地在仁布縣江嘎山溝。江嘎爾藏戲演出的劇目有《曲杰諾!贰ⅰ栋⒓牙仕_》、《文成公主與尼泊爾公主》,有時也演《熱瓊娃》。演得最有影響的是《曲杰諾桑》,據(jù)說是戲師那加根據(jù)定欽云巴·才仁旺堆寫的《諾桑傳記》和八世班禪、多仁班智達二人寫的一些書之精華,編演成當時的藏戲《曲杰諾!罚虼艘渤隽嗣=聽柌貞虻挠绊憙H次于覺木隆,是一個富有代表性的劇團,唱得好是它的特點,類似漢族戲曲中的文戲,很受廣大群眾的稱道。其唱腔高亢渾厚,古樸粗獷,但裝飾頓音“陣過”沒覺木隆唱腔中的多,也沒發(fā)展得那么細致豐富。它同迥巴藏戲一樣,所演的戲比較嚴格的按照“腳本”來,說的“雄”,就是劇情講介人的“連珠韻白”,唱腔中間穿插的舞蹈節(jié)奏都比較悠沉緩慢,表演也較為簡單,沒有雜技和特技。
江嘎爾藏劇團每年參加拉薩會演后,回日喀則要在扎什倫布寺演出,班禪也來看。1八月二日要趕回仁布到強欽寺演出。在夏天,它還要分別給“嘎廈托子”(嘎倫過林卡)、“仲果也節(jié)”(七品官以上過林卡)、“孜仲也節(jié)”(僧官過林卡)演兩三天戲。江嘎爾藏戲,在日喀則、江孜、仁布和白朗等地區(qū)較為流行,除職業(yè)性的劇團外,還有業(yè)余團體在活動,F(xiàn)在嘎江爾藏劇團還有一些著名的藝人,如解放前最后一個戲師唐曲的兒子拉歸,75歲的藝人強巴和年輕藝人丹增等,活躍在江嘎爾藏戲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園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