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眰髡f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唐代的《太平廣記》等作品,后經(jīng)過民間廣泛的流傳和諸多文人騷客的描繪,到明代吳元泰創(chuàng)作的小說《八仙出處東游記傳》才正式確定了八位仙人。
八仙,共七男一女,他們以不同身份,手持不同寶器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鐵拐李是以乞丐面目出現(xiàn)的官吏,法寶是葫蘆;漢鐘離是將軍,寶器是“扇子”;張果老是一位壽者,寶物是“漁鼓”;呂洞賓是儒生,寶物是“寶劍”;何仙姑是民間婦女,寶物是“荷花”;藍(lán)采和是優(yōu)伶,寶物是“竹籃”;韓湘子是年輕出家的富貴弟子,寶物是“簫”;曹國舅是皇親國戚,寶物是“云板”。
身懷絕技的八位仙人演繹了“八仙過!钡膫髡f:八仙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歸來,在蓬萊閣上下棋,鐵拐李提議:'我們何不乘著酒興飄洋過海游玩一番呀?”眾仙說:“正合我意”。八仙為了顯示自己是神仙,不是凡人,過海時不乘船而是以自身寶器作為渡海工具。誰知行至海中與龍三太子發(fā)生惡斗,驚動了南海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出面調(diào)停,海上又出現(xiàn)了萬里靜波。八仙拜別觀音菩薩后,便各持寶器,飄洋過海去了。
“八仙過!眰髡f之所以與蓬萊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首先緣于“蓬萊”這個來自大海中富有神秘色彩的仙境名字。一代文宗蘇東坡在蓬萊為官時就留下了“東方云海空復(fù)空,群仙出沒空明中”的詩句。其次,八仙與蓬萊的緣份,還應(yīng)從呂洞賓說起!栋自朴^志》中把呂洞賓列為“蓬萊派”,鐘離權(quán)的《贈呂洞賓》詩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幾時歸去愿相從。自言住處連滄海,別是蓬萊第一峰”。呂洞賓自己的詩中也寫道:“獨(dú)坐蓬萊觀宇宙,抽劍眉間海上游”,儼然一個蓬萊人。既然呂洞賓是八仙的核心人物,與蓬萊關(guān)系又那么緊密,那其他仙人跟隨而來就不足為奇了。真可謂蓬萊因八仙而神秘,八仙因蓬萊而傳奇。1960年,1委員長登臨蓬萊閣,聽完“八仙過!眰髡f后,揮毫潑墨,即興題寫了“蓬萊仕女勤勞動,繁榮生活即神仙”的詩句。
八仙過海而去,不但留下了一段膾炙人口的山海傳奇,而且被結(jié)晶成一句廣為傳頌的俗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