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孟棠與鐵心夫人,淮安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xué)類項目。
歷史沿革與分布
汪孟棠,即汪云任(1784-1850),字孟棠,號繭園,盱眙人。嘉慶12年舉人,嘉慶二十二年中進士,歷任廣東三水、番禺知縣,贛州知府、蘇州知府、海關(guān)監(jiān)督、陜西按察使及布政使等職。任番禺知縣時期,不畏西方列強勢力,曾判處肇事的意大利水手絞刑,引發(fā)中美兩國第一次重大沖突,史稱“德蘭諾瓦事件”,事后受到道光帝的嘉獎。主政江西贛州期間,整頓吏治,建立義倉,在災(zāi)荒年代拯救了無數(shù)人的性命,贛州人一直在緬懷他的豐功偉績,當代贛州人把他評為贛州歷史文化名人,贛州名人館中有他的重要席位。汪孟棠著有《汪孟棠太守詩鈔》《繭園詩文稿》等,其中以紀念其妻鐵心夫人張瑤娘的《秋舫吟三十首》最為著名。汪孟棠與鐵心夫人講述的就是在盱眙、泗洪一帶廣為流傳的汪孟棠與夫人的凄美愛情故事。
基本內(nèi)容
相傳汪孟棠青年時期才貌出眾,追者甚眾,但他一直傾心于張瑤娘。張瑤娘不僅知書達理,聰明美麗,而且琴棋書畫無所不能,詩詞歌賦樣樣皆精;又善歌舞,工刺繡,是方圓百里出名的才女。兩人成婚后,感情甚是融洽。汪重情義、工詩文、善操琴,常為愛妻張瑤娘伴奏。
嘉慶辛未年,汪孟棠28歲,這年春天要進京趕考,攜帶瑤娘同行。汪孟棠到了北京,住進旅社。考試以后,等候發(fā)榜的這幾日,帶瑤娘在北京游覽了一番。數(shù)天后發(fā)榜,汪孟棠名落孫山?墒窃谂R歸之時,瑤娘因前幾日受了風(fēng)寒,在旅店一病不起,無法返鄉(xiāng)。汪孟棠四處延請名醫(yī)醫(yī)治,始終未愈,一拖大半年,終因醫(yī)治無效,在旅店病逝。這件事對于汪孟棠是一次異常沉重的打擊,傷心到極點,整日以淚洗面,撫尸慟哭,幾不欲生。直到重陽節(jié)后,汪孟棠才扶著瑤娘的靈柩,千里迢迢,乘船南歸家鄉(xiāng)。一路上他哀思不絕,依平水韻平聲三十個韻部作了《秋舫吟》三十首,表達了對瑤娘的悼念之情。詩情凄婉感人,讀之無不動情。直到現(xiàn)在,淮河南北還有抄本和刻本流傳,讀者從中可感受到汪孟棠對瑤娘的深厚感情。
汪孟棠的《秋舫吟》組詩在近代士大夫階層及江淮大地上流傳甚廣。清代泰州籍劇作家仲振履讀罷《秋舫吟》,被深深地打動了,于是以汪、張二人的愛情故事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二十四出劇本《冰綃帕傳奇》,并搬上舞臺演出,成為文壇佳話。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