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樂”又稱“秧賽會”,白語叫“撒直”。流行于鳳羽鄉(xiāng)各自然村,
“田家樂”演出在每年農歷五月,栽完秧以后,在各村廣場舉行-時間以各地栽插先后而異,有時也應邀到鄰近村寨表演組織者一般由生產能手擔任,稱“秧官”或“副秧官”,“秧官”負責統(tǒng)籌安排“秧賽會”人員放水、犁田、耙田、拔秧、栽秧等各種活計!案毖砉佟必撠熝頃纳,記工和收支賬目,待“秧賽會”結束,按勞付酬,結余的錢糧用于本主廟“打拼伙”,祭獻“本主”,祈禱降福豐收,或用來做舉行田家樂的開支。習慣上,“田家樂”的演出活動往往在“秧賽會”的原班人馬內分配角色。“田家樂”表演場面大,角色眾多,可達八九個人。有扮成秧官、副秧官的、有扮成差役、漁翁、樵夫、犁田老夫婦、啞子、啞妹的,有扮咸水牛、黃牛、懶漢.挖田農夫、教師,學生、從事小手工業(yè)的,還有挑擔貨郎等!疤锛覙贰钡谋硌莶捎冒鬃逭Z言.音樂、服飾和道具,表演時伴鼓樂,奏白族嗩吶。有霸王鞭、白鶴舞、跑馬、旱船蚌舞等民間舞蹈。活動中所演唱的吹吹腔唱詞生動幽默,表演維妙維肖,整個“田家樂”的活動不僅囊括了白族水稻栽插的全過程,同時包涵豐富的白族農耕文化和白族人民對豐收年景的美好向往。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