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偷青夜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晚上,陸川客家婦女精心“偷青”的佳期。玉林偷青夜中的“偷青”就是偷青菜。青菜泛指各種生菜、蘿卜、蔥蒜。按方言諧音:生菜——生財、蘿卜(菜頭)——彩頭、蔥——聰明、青蒜——精算。人們認為偷了青的人,這一年會生財有道、聰明伶俐、精明能干、博得頭彩。所以正月十五去偷青的大多是懷揣理想的年輕人,用以表示自己的“癲狂”。
偷青的人必須遵守三條規(guī)矩:一是只限于正月十五、十六兩晚進行,青菜不存過夜;二是不偷同姓人家菜園;三是煮食需要在露天場地,讓天地明鑒,神靈保佑。菜地的主人對于被人偷菜是不會介意的,反而認為有人偷青是好事,無人“光顧”反而被認為別人瞧不起!
“偷”是悄悄出動的,多是到別人的菜園去摘。青菜被“偷”的人家,按祖?zhèn)鞯牧晳T,不準追查,不準生氣,不準哼聲,只準暗暗高興。因此,挨“偷”的人家總是希望別人前來多“偷”,“偷”去越多越有福氣。元宵當晚,博白鄉(xiāng)下的青少年也三五結伴乘夜幕掩護“偷青”。不過,現(xiàn)階段“偷青”多是“偷”自家菜園的,而且接二連三去“偷”。老一輩人說,青枝綠葉是勞動成果,“偷”青吃了,要飲水思源。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