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官廟會
農歷二月初一,為紀念清靈壽知縣成肇麟而設。成肇麟(1846-1901年),江蘇寶應人,同漢癸酉舉人。先任教諭,為官清廉,政績顯著,屢有升遷,曾任知州、知府。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任靈壽知縣。光緒二十七年,八國聯(lián)軍之德軍追擊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路經靈壽,強令成知縣急籌軍糧肉食,并限令限刻備八百匹騾馱、八百副參鞍,另加百名婦女、五百只雞。成知縣拒不答應。敵乃以最殘暴手段對成進行人身摧殘。先是縱敵搶掠,四處騷擾,竟以活牛為虜,火焚以食:繼將成知縣拖于馬尾,繞城飛跑,直將成手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昏昏欲死。成知縣忍辱飲情,難脫魔掌,于夜遺書一封,遣人繞道送呈現(xiàn)正定知府江淮緒言。書稱:“吾人如以物資敵,無異臣子助敵以攻君父,此則不只于心不忍,且有損大義。為保持國家民族尊嚴和為官節(jié)操,決計用生命與敵寇抗爭到底!辈⒏浇^命詩一首,詩曰:“屈已全民命,捐軀表素情,鄉(xiāng)關涉何處,孤慣郁泉臺。”書發(fā)深夜,于衙署院內投井而死。光緒帝返京后,聞成死節(jié),深為哀贊,降旨于殉職之地,立專祠奉祭?h人為紀念成官,特將其殉難之日農歷二月初一定為廟會,會期三天,中心在距“成公祠”最近的城西北街。屆時城周數(shù)十里村民,攜供品前來奉香趕廟,從早到晚,人流擁擠,比肩接踵,祠內香煙繚繞,燈燭輝煌;街上高蹺竹馬,曲藝成隊,露天戲臺演唱,鑼鼓喧天。尤以各村武術,趁機比賽,刀松棍棒,各顯神通,臂揮拳擊,互不相讓,觀者如堵,水泄不道,鼓噪哄叫,一片沸騰。大街小巷,攤販林立,茶不面食,一應俱全?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特別是1938年縣城淪陷后,成官廟會逐漸衰落至停止,且一直不再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