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口街道辦事處位于惠州北部,與博羅縣交界。麒麟舞是小金口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舞蹈,口傳心授流傳至今,它以其夸張、戲劇性的舞步,詼諧逗趣、獨具地方特色的“沙仙”故事情節(jié),極具生活氣息的動作內(nèi)容,令人捧腹大笑,深受當?shù)匕傩盏那嗖A和喜愛。
小金口麒麟舞,極具東江本土風情,其表演套路充滿了詼諧幽默,極具娛樂性和觀賞性,有“沙仙戲麒麟”、“沙仙馴麒麟”、“八仙桌上采酒青”等為內(nèi)容的客家麒麟特色。由于小金口麒麟舞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表演時間長達近一小時,因此,對身體和體力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據(jù)了解,表演麒麟的師傅,在入門前都必須先學一兩年的武術(shù),以確保有強健的體魄和氣力。也因此,小金口麒麟舞比許多地方的麒麟舞更具觀賞性和藝術(shù)美感。
小金口麒麟舞是客家人從中原南遷時帶來的傳統(tǒng)民間習俗,客家人文化活動之“根”。東江一帶的客家人通過舞麒麟,以祈求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福祿長壽,寄托對和平安定的祈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每逢年過節(jié)、婚姻嫁娶、新居落成等,都能看到麒麟以不同的形式表演助興。麒麟舞的動作多樣,表演生動而形象,包括有點頭、仰望、左右晃動等,其中以尋青、驚青、聞青、試青,采青、吃青、吐青、吞青為主要情節(jié),模仿貓狗,吻腳,吻尾、撓頭、吻身等動作。表演完畢,還會得到群眾打賞的“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