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縣蜀河鎮(zhèn),地處兩省三縣交界處,故稱“淯溪”,是北出關中,南抵湘鄂,西通川渝的古代官道要沖。據(jù)地方志記載,蜀河古鎮(zhèn)自西晉太康元年(280年)置“興晉”縣至宋乾德四年(966年)“廢淯陽縣入旬陽縣”,置縣長達680年。
蜀河古鎮(zhèn)有“小漢口”美稱,今被譽為“漢江岸邊小明珠”,人文歷史悠久,八方商賈云集,五方雜處,經(jīng)濟繁榮;南北文化交融,名勝古跡各異。特殊的歷史造就特殊的文化,蜀河鎮(zhèn)具有非常獨特的民間文化藝術,“蜀河雙彩車”(蜀河推車)正是因其獨特的地方文化、特殊的表演形式、濃厚的地域風情而馳名。
“蜀河雙彩車”起源很早,早在清朝中期蜀河鎮(zhèn)就開始盛行。上世紀30年代,本鎮(zhèn)民間藝人李天福等人改為二人并坐的“蜀河雙彩車”,特別是在民間社火中,承擔著重要角色。它因其風趣幽默的表演、精彩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幾百年來,年年節(jié)慶舉辦,代代相傳!笆窈与p彩車”,是我縣民間舞蹈的一個典型,更是我縣民間舞蹈藝術的精髓。長期以來一直是我縣及周邊縣市的一種影響較大的民間舞蹈藝術,他是廣大觀眾朋友享之不厭的一道豐盛的化大餐,被譽為“民間舞蹈的活化石”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