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孜,維吾爾語,意為一種平紋毛織品。用它可以縫做無栽絨地毯、墻圍子、炕圍子、口袋、馬褡子(維語稱“貨爾俊”)。在新疆,有維吾爾族人生產(chǎn)、生活的地方,就可以見到帕拉孜紡織的身影。而這種紡織技藝在拜城縣黑英山鄉(xiāng)比較突出,尤其以該鄉(xiāng)明布拉克村最具代表性。該村約有一半的家庭主婦(一百二十多人),掌握帕拉孜紡織技藝。
黑英山鄉(xiāng)維吾爾族帕拉孜紡織所使用的原料豐富,制品花色品種雖不多,但工藝古老且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其染色原料特殊而少見,有鮮核桃外皮、鮮石榴皮、蒲公英、黑蜀葵、彩色礦石等,所染織物色彩樸素、大方、沉著、自然,而且具有植物汁液的自然氣息。
黑英山鄉(xiāng)的帕拉孜紡織技藝十分特殊,其擇料、上色、成線、紡織等工藝流程,構(gòu)成一套完整的紡織工藝。由于工業(yè)化的不斷沖擊,年老的傳承人相繼去世,維吾爾族帕拉孜紡織技藝也面臨著瀕危的狀況,亟待為帕熱坦木•吐爾迪等少數(shù)技藝精湛的代表性傳承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傳承環(huán)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