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爾克孜”是在山崖上居住生活的民族的意思,還有一說法就是‘’柯爾克孜族‘’是四十個姑娘。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柯爾克孜族大部分居住在新疆的克孜勒蘇自治州,部分散居南疆的烏什、阿克蘇、英吉莎、塔什庫爾干、皮山等縣以及北疆的特克斯、昭蘇、額敏、博樂、精河、鞏留等縣及牧區(qū)。服裝的形式,男子上身穿白色繡花邊的圓領(lǐng)襯衫,外套羊皮或黑、藍(lán)色棉布無領(lǐng)長“袷袢”,也有用駝毛織成的,袖口黑布沿邊。系皮腰帶,帶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女穿對襟上衣,寬大無領(lǐng),長不過膝,綴銀中,多褶的長裙下端鑲皮毛。也有穿連衣裙者,裙子下端帶雛裥,外套黑色坎肩或“袷袢”。
柯爾克孜族大部分牧民隨逐水草而居,夏季居住氈房,冬季則定居在氣候較暖的山谷地帶所筑的四方形土屋內(nèi)。服飾的特點具有草原牧民的共性和本民族服飾特色。牲畜的皮毛和毛織品是他們的主要衣飾原料。服裝式樣,男以袍式為主,女以裙裝居多?聽柨俗稳讼矏奂t色,其次是白色和藍(lán)色。它表現(xiàn)在服飾、繪畫、裝飾和工藝品上,這是柯爾克孜人開朗、熱情、豪放的民族性格的很好的反映。
2014年11月11日,柯爾克孜族服飾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