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在溫州有一種特殊的習(xí)俗,叫“小擺設(shè)”,即在中秋前后,在一些商店,人家中堂上,放上幾張桌子,專門擺設(shè)各種小模型物品,有的擺文昌神廟,有的擺封疆大吏的衙門或者王、侯、將相的邸宅,所有旌旗、對聯(lián)、旌旗、對聯(lián)、樂器、花圃、樓臺、輿馬、燈彩、燭臺、幾案、盤碗等一應(yīng)俱全,十分逼真。而且都縮小到九、十五厘米不等,材料則采用玉、銀、銅、錫、木、石等制成,一般人家不過二三桌,有錢人家為了炫耀自己富有,還專門雇匠,細(xì)工制作,特多的可擺十幾張桌,中堂擺不下,另辟房間陳列。
下面介紹舊時溫州新福興銅錫器皿店陳列的小擺設(shè)全貌:數(shù)十張方桌排成長條形。最前面是兩層古宮殿式的大門,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層樓疊翠、金碧輝煌。大門中堂設(shè)有長桌,覆蓋桌圍,上擺錫制香爐一、香插二、燭臺二、兩旁擺有金鼓鑼,大抬鑼各1對,頭牌8面。牌上的的官銜為“梓潼帝君”,執(zhí)掌文衡。長桌后設(shè)有小方桌,上擺大香爐和明角堂燈以及牌位。大門樓上有腳踏金鰲頭的奎星立像,含獨(dú)占鰲頭之意。大門后連結(jié)長廊,約占10桌,長廊中間一直擺設(shè)著各種形狀的桌子,上面陳列小型物品,如琥珀、瑪瑙、珊瑚、碧玉、珠翠等雕刻品;各種器皿如插屏、花瓶、香爐、如意、人物以及銀制物件。百巧羅列,古色古香。長廊兩邊陳列各色儀仗如大纛旗、飛旗、蜈蚣旗、尖角旗、方型旗以及傘蓋等,設(shè)備極精致。儀仗的中間分段按著通草花卉盆景,萬紫千紅,鮮艷奪目。正殿上坐文昌帝君神像,以堅(jiān)木雕成體型,白臉長髯,戴金翅冠,穿白緞龍袍,神采奕奕。兩旁各站太監(jiān)一老一小,老的笑容可掬,小的天生稚態(tài)。兩邊配殿,各擺設(shè)細(xì)吹和吹班兩組人物,也是木雕體型,穿著時裝如刮帽長衫,也有穿馬甲。這組樂工人物每組約七八人,圍坐在小方桌旁,桌上陳列琵琶、胡琴、簫、笛、月琴、鑼鼓等各類樂器響器,擺著茶點(diǎn)碟、茶壺、茶杯等物件。正殿后面就是后宮,中堂正殿有娘娘神像,頭戴鳳冠霞帔,儀容端秀,兩旁宮女裝飾華麗。配殿右為書房,房中書櫥書桌,多寶架上陳小古玩,布置得窗明幾凈,分外雅靜。左為一寢宮,壁櫥箱柜、件件皆全。梳妝臺上鏡架明亮,脂粉什陳,上首安著木床,雕鏤細(xì)致,床上枕被絢麗多彩。所有大門、正殿、后宮、長廊遍懸明角宮燈。最后為花園,園中假山玲瓏,曲徑通幽,花木(紙和通草制成)扶疏、中鑿一池(就方桌中開缺一方孔,按上鋁鐵制成貯水方型器,內(nèi)貯清水),水波漣漪,金魚嬉泳,一片自然景色,令人神馳。整個擺設(shè)巧奪天工、匠心獨(dú)具,嘆為觀止。
信息來源:溫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