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東巡的傳說誕生于榮成市成山頭區(qū)域。成山頭,海拔高度為200米,東西長1.5華里,南北寬5華里,是中國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被譽為“亞細亞—太陽啟升的地方”,又稱“中國的好望角”。目前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自1997年由坐落于成山角下的西霞口村獲得經營開發(fā)權以來,無論是景區(qū)建設、文化景點保護還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成山頭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春秋時期,這里就是山東半島沿海風景線的靚點。齊景公曰:“吾欲觀于轉附,朝儛,遵海而南,至于瑯邪!蔽闹械某瘍,指的就是成山頭。在神祉崇拜的遠古時期,成山頭又被譽為日主神的居住地。據《史記》記載,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曾先后兩次登臨成山頭,在成山頭留下許多歷史古跡和遺址,如始皇東巡時的左驛道、秦代立石、射鮫臺、祭壇遺址、望海臺遺址等,先后出土了玉璜、玉圭、玉璧、銘文瓦當、踏步磚等文物,民間也因此流傳很多有關秦始皇的精彩故事和神話傳說。如:秦始皇與立駕山、千軍石、飲馬池、成山棘子——倒勾變直勾、成山矮松、李斯碑、召石山、秦橋遺跡、秦始皇威貶屎殼螂、夫人山、成山廟里排座次、始皇羞見讀書人等。這些美麗的傳說,成為榮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些民間口口傳的活態(tài)化傳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它有助于人們更真實、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認識已逝的歷史及文化,特別對傳承、研究古文化、秦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些傳說也反映出膠東一帶的地方文化、區(qū)域風俗、人文風貌等特點,在膠東沿海產生了重大影響,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表達了當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愛憎分明的思想品質。同時,這些民間傳說作為人民群眾的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在民間文化交流、研究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古老的傳說,在傳播途徑與傳承意識上受到沖擊與冷落,亟需得到全面的保護和傳承。
目前,我們已在榮成市范圍內確定了一部分秦始皇東巡傳說的傳承人,確認了相關傳承人的地位,在傳承人方面做好保護工作;已經整理、出版了《榮成傳說》、《成山頭大觀》等書,為今后的研究及發(fā)展成山頭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幫助;已將有關傳說的具體景、遺址進行了確認及有效保護。
信息來源: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