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刺繡
項目批次:省級第2批
項目保護單位:大興安嶺塔河縣群眾藝術(shù)館
代表性傳承人:關(guān)小云孟小華
鄂倫春刺繡是鄂倫春傳統(tǒng)民族民間藝術(shù),分布在大興安嶺地區(qū)塔河縣、呼瑪縣。刺繡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各種顏色的花線直接在皮制品上刺繡,另一種是將皮子剪成各種花紋后縫制在皮制品上。早期刺繡用骨針和用鹿、狍子的筋制成的線,近代以來,多用鐵針和彩色絲線。有貼花繡、描樣繡、皮毛鑲嵌等,刺繡團花紋、波浪形花紋、角偶花紋更是絕技。刺繡有男女狍皮衣服、煙荷包、被褥等多種制品,古樸典雅,圖案錯落有致,極具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顯示出鄂倫春族婦女的勤勞智慧。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