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漢樂(增城)始于清代,源于中原漢民南遷。增城客家先民自清朝起就有“鬧八音”的傳統(tǒng),廣東漢樂中的“吹打樂”、“八音”、“廟堂音樂”在清代就已經(jīng)在增城存在,并且活躍于客家鄉(xiāng)村,深受歡迎!拔母铩逼陂g,漢樂作為“外江弦”受到很大沖擊,幾十年隱身于民間。改革開放后逐漸以小范圍私伙局形式活動,新千年增城廣東漢樂得到大發(fā)展。目前,增城漢樂團已經(jīng)發(fā)展到34人,漢樂“八音”鑼鼓隊56人,漢樂愛好者300余人(含學員)。廣東漢樂(增城)既具中原古樂遺風,又有嶺南獨特音樂風韻,是增城區(qū)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州古韻的活化石,是曾經(jīng)的宮廷音樂藝術精品,是增城客家源于中原的文化印證。
信息來源:廣州市文化館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