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歡度此節(jié),各地民俗大同小異,而甘肅省舟曲縣別具一格,獨有特色,與國內外鬧燈會不同,世界絕無僅有。素有“小揚州”、“賽揚州”之稱的舟曲元宵楹聯(lián)燈會,據傳:燈火興隋唐,對聯(lián)盛明清;顒又饕砷郝(lián)松棚大會、十五廟會、十九“迎婆婆”為主的內容形式組成。
在舟曲年小十五大,從正月初八始,縣城四街兩關就組建各自的燈會組織,劃定各家地段,每家負責各自地段的立架、掛燈等事宜。燈對架多達800多對,楹聯(lián)達2400余幅,方燈和彩燈達1170條只。十四日晚燃燈,以燈對為主體,方燈、彩燈相間;各家門口懸掛彩燈,城內街道頓時變成曲徑回環(huán)、一望無際的燈的海洋和殿堂。入夜華燈齊放,游人如織,全城男女老少上街賞燈。至到十九晚,"九街燈對列火樹,萬幅書聯(lián)綻銀花"。家家走橋賞畫,處處觀燈吟聯(lián)。
(舟曲稱圣母娘娘為“婆婆”)迎“婆婆”是遺留下來的一種帶有濃厚色彩的民俗活動,是整個正月各種活動的0,猶如舟曲城的狂歡節(jié)。過完十九,春節(jié)方才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