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秋是一種民間風俗。該風俗在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較為盛行,在東寶區(qū)漳河鎮(zhèn)一帶影響較大。
每年中秋節(jié),當明月升起的時候,無論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門,到別人家的田埂邊、菜園里,山坡上去摸瓜果、蔬菜和豆類。老人去村野摸“安樂菜”(馬齒莧),希望家庭祥和興旺;做生意的老板娘上山坡摸“節(jié)節(jié)高”(芝麻),期望生意興;年輕人去溪邊摸“甜到梢”(甘蔗),盼望事業(yè)有成;小媳婦去田埂邊摸南瓜(“南”與“男”諧音),企盼生兒子;小伙子去小路旁摸蛾眉豆(此豆是美女的代稱),期待有女兒;正在熱戀的情侶們,去莽林野地摸百合花(此花蘊含“百年好合”之意),共同祝愿,百頭偕老,百年好合。
摸秋的人的這些舉動都是背著他人做的,形式上像偷,而又不是偷。這種風俗,在當時象征著人們的一種喜悅,代表著一種吉祥,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豐收的希望和夢想。
信息來源:東寶區(qū)政府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