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是一種用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發(fā)酵而成的食品,是我國傳統(tǒng)發(fā)酵豆制品。古代稱豆豉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記載見于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一書中,譽豆豉“五味調和,需之而成”。據(jù)記載,豆豉的生產最早是由江西泰和縣流傳開來的,是人們喜愛的調味品。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調味,而且用于入藥,對它極為看重。《漢書》《史記》《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史書都有此記載。
重慶的永川市以生產豆豉而聞名,素有“豆豉之鄉(xiāng)”的美稱。據(jù)《永川縣志》載,永川縣釀造調味品的歷史,以釀造豆豉(亦名晾豆豉或風豆豉)最為悠久。永川豆豉生產工藝起源于永川家庭作坊,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2008年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制作永川豆豉,首先要選取顆粒均勻的黃豆,再將篩選的黃豆去雜洗凈,放入清水中浸泡,待泡至黃豆發(fā)脹無皺皮、略有硬心時,裝入竹籮內曬干;然后將黃豆煮7至8小時,燜捂兩小時后,再倒出熟料散熱,要掌握好室溫,把熟料送入曲室內自然發(fā)酵,使其發(fā)酵結餅。待毛霉生長出來后。還要上下翻動發(fā)酵胚一次,促使發(fā)酵均勻。發(fā)酵期一般都在半個月左右。長短隨氣溫而增減,成熟后的發(fā)酵胚,分解成顆粒狀,再與食鹽、高粱白酒、醪糟等混合拌勻,裝入壇內密封保存,半年即為成品。
永川豆豉屬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質和人體所需氨基酸,香氣濃郁,滋味鮮美,即可用于烹飪,也可代菜佐餐,不但營養(yǎng)價值高,又有開胃助食解表祛汗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