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歌謠唱本,被稱為漢族首部創(chuàng)世史詩,從明、清時代開始流傳。它生動形象地描述了世界形成、人類起源的歷程,融匯了混沌、浪蕩子、盤古、女媧、伏羲、炎帝神農(nóng)氏、黃帝軒轅氏等許多歷史神話人物事件,并且與我國現(xiàn)存史書記載的有關內(nèi)容不盡相同,顯得十分珍貴;它作為遠古文化的“活化石”,對于研究我國古代神話、歷史、考古、文藝、宗教、民俗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黑暗傳》由神農(nóng)架林區(qū)文化干部胡崇峻于1984年發(fā)現(xiàn),曾受到國內(nèi)外學術界的重視。神農(nóng)文化研究會主辦、出版的《神農(nóng)文薈》雜志創(chuàng)刊號首次發(fā)表了《黑暗傳》的述評本和整理本,出版時間大約是1992年。
《黑暗傳》似乎是悄悄出版的,可是在網(wǎng)上,關于它的消息卻幾近鋪天蓋地。胡崇峻---這位蟄居在神農(nóng)架深山的搜集整理者,在網(wǎng)上的信息條目超過了許多作家。其實,《黑暗傳》雖在湖北發(fā)現(xiàn)和出版,但接著就引起了港臺地區(qū)和新加坡及全球華人學者的極大興趣。在前幾年未出版時,國外及臺灣等地區(qū)的讀者及學人均紛紛來信,向其打聽整理進展情況。現(xiàn)在,總算大功告成了。漢民族也終于結束了被稱為"沒有自己的神話創(chuàng)世史詩"的歷史。
可以想見這本書惠及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的意義吧。我們可以說,這本書是我們民族最早的"家譜",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該知曉的。當然,《黑暗傳》是一種神話,神話任何民族都有,但這群生活在神農(nóng)架地區(qū)的漢族人,卻有著令人無法相信的想象力。關于洪水滔天的故事,這或許大家都知道,洪水之后人都被淹死了,伏羲與女媧兄妹成親,成了人的始祖,等等。但洪水滔天之前呢,《黑暗傳》想出了好多好多世紀,好多好多遠祖,關于這個遠古的家譜,不只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它的無以羈絆的神奇的想象力,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相信每個讀到它的人,都會被那絢爛恣肆的景象所迷醉,所傾倒,其文采甚至絲毫不比屈原的《九歌》遜色,照我看,甚至超過無數(shù)倍。
這本有著多個版本的奇書,誰是它的第一個作者呢?肯定這將是一個千古之謎,說它是一個千口相傳、不斷擴大和完善的體系,當然是正確的。問題是牶如此豐富、壯觀、文采絕塵的唱本,卻流傳和保存在荒涼、僻遠、貧瘠的鄂西北深山里,這又是什么原因呢?看來,它就像那些珍貴的孤獸一樣,只有荒涼與沉寂才是它生命的屏障。我讀過之后的一個強烈感覺是牶這肯定是楚文化中最偉大的寶藏之一---只有楚文化才能誕生這些偉大的神話,雖然它受了秦巴文化的部分影響,但影響不大。而且我相信它至少流傳了兩千年以上,屈原也可能是受這些神話熏陶出的第一個詩人,且是《黑暗傳》詩風的直接傳人。
那么,作為這一偉大寶藏的發(fā)掘者,胡崇峻應該受到尊敬。這位衣著樸素、安貧樂道的搜集整理者,這位深居于大山中的偉大學者,為此書付出了他幾乎一生的精力。在我與他的長期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沉溺于此,無法自拔,他的整個生命都與《黑暗傳》融在了一起。他住房條件較差(近幾年尚有改善),臥室門窗緊閉,發(fā)霉的空氣令人窒息,沒有玻璃的碗柜里跑著老鼠,皮鞋從來不刷。平時焉焉的,抽著悶煙,神情極不自然。可是,只要一談起《黑暗傳》,談起民歌,談起民間故事,就會神采飛揚,妙語連珠。以他的才華,他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散文家和詩人(他的絕妙的散文及詩限于篇幅我不想在此引用),但因為一個偶然的機遇,使他迷上了《黑暗傳》,并且準備了一生把此書整理行世。
胡出生在一個武官世家,祖上當過清廷的游擊官,祖籍浙江,后家道中落,祖輩在四川販騾馬,以后便在神農(nóng)架定居。為搜集整理《黑暗傳》不能顧家,兩任妻子都離他而去。他搜集有9種《黑暗傳》的抄本,每一種都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探訪,還包括搜集到《白暗傳》、《紅暗傳》以及與此有關的神農(nóng)老祖的唱本,還有什么《玄黃傳》、《黑暗大盤頭》、《黑暗綱鑒》、《混元記》等等稀奇古怪的抄本,這對于豐富他的整理本,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5000余行的正式出版本,行行都蘸透他的心血,須知,那些唱本多是殘缺本,有的幾百行,有的千把行,如此零亂、重復的故事,就算梳理一遍也是艱難的。但我們?nèi)缃窨吹降倪@部流暢的史詩,感覺是一瀉千里,確是一部藝術化的家譜。我們應該為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而驕傲。先祖?zhèn)冮_天辟地的歷史真是蕩氣回腸,威風凜凜,壯懷激烈。我們除了感謝胡崇峻外,還應感謝那座默默屹立在遠方的山---神農(nóng)架,以她的忠誠保存了我們遠古血脈的記憶,讓我們的民族有了回憶的溫暖,并將把我們緊緊維系在一起。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