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氏莊園是中國北方規(guī)模最大、全國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特征的地主莊園。在膠東半島以及東北等地區(qū),至今流傳著許多牟氏莊園故事。公元1370年,即明洪武三年,牟氏先祖牟敬祖自公安縣到棲霞出任主簿入棲霞籍。十一世牟之儀時,在棲霞城區(qū)北部建立了牟氏莊園。興盛時期的牟氏莊園主要包括六大家主人的住宅,油坊、粉坊等各種作坊,以及草園、菜園、場園、花園以及古鎮(zhèn)都與邢家疃兩個佃戶村,占地面積近30萬平方米。同時還擁有六萬畝土地,十二萬畝山巒。
除了豐厚的資產(chǎn),牟氏家族在歷史上還出了幾位非常有名氣的人物,有代替康熙皇帝巡視過大江南北的“代天巡狩”牟恒,被雍正皇帝褒獎為江南第一清官的武進縣知縣牟愨,為嘉慶皇帝排憂解難的漕運總督、帝師牟昌裕,還有大學者牟庭、牟應(yīng)震,大書法家牟所,牟墨林更是一位儒家財主。期間,圍繞牟氏家族資產(chǎn)、牟氏家族成員的眾多牟氏莊園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
目前,牟氏莊園故事單有書籍記載的就有近百個,口頭傳承的還有幾十個。其代表性的故事如《責罰縣令》、《名士考縣官》、《走不出牟家的地》、《買“小凳”》、《與丁百萬斗富》等都膾炙人口。在棲霞,家喻戶曉的故事當屬《走不出牟家的地》,講述的是:
咸豐年間的一天,一個外地討飯的漢子來到古鎮(zhèn)都牟墨林(人稱“牟二黑”)家的大門前,心想,遇上這樣氣派的人家,吃上頓飽飯是有把握了。
“可憐可憐給點飯吃吧!”討飯的站在門前開了腔。這個外地人嗓門又高又亮,口音還有點怪。門里邊的管家本來心情就不大好,又看不起要飯的,當那要飯的叫到第三遍時,他猛地拉開大門,沖要飯的說:“吆喝什么?”這要飯的看慣了人家的臉色,也不計較,說:“爺,可憐可憐給點干糧吧!”
“走開!什么樣的人也能找上門來。”管家沒好氣地沖著他吼。
這討飯的一聽,心想:我沒傷你,沒惹你,你兇什么?于是和管家吵起來。兩個人越吵越兇,眼看就要動武,這時牟墨林從院子里走出來,不緊不慢地沖管家喊了一句:“吵什么?”兩人霎時都被鎮(zhèn)住了。牟墨林一看是個討飯的,回過身對一個老媽子說:“去!多拿點干糧來!”接著教訓這個管家說:“要飯的奔個門容易嗎?怎能這樣對待人家?”臨轉(zhuǎn)身,見管家心里還憋著氣,又開導他說:“再說,人家吃了咱的飯,拉屎也拉在咱的地里!币埖穆犃俗詈筮@句話心里挺不服氣,別的權(quán)力我沒有,拉屎拉在誰家地里可是我說了算。
他賭氣離開古鎮(zhèn)都,腳不沾地朝西南奔,非走出牟二黑的地界再拉屎不可。從上午走到傍晚,他有點憋不住了,問路邊一個鋤地的老漢:“大爺,這是誰家的地啊?”“古鎮(zhèn)都牟二黑家的!
他賭氣又走了一程,再問,還是“牟二黑家的”,一直走到傍晚,估計離開古鎮(zhèn)都有八九十里地了,他實在憋不住了,趕快又問,回答還是“古鎮(zhèn)都牟二黑家的地”。他長長嘆了一口氣:“牟二黑啊牟二黑,你的地到哪里是個邊呢,今天算輸給你啦!”
牟氏莊園故事傳播區(qū)域廣泛、故事鏈條完整,文化內(nèi)涵豐富,它對現(xiàn)存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牟氏莊園進行了很好的詮釋,為我們了解中國北方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一個樣板,也為各種藝術(shù)體裁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2008年,隨著電視連續(xù)劇《牟氏莊園》在全國各大電視臺的熱播,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棲霞關(guān)注牟氏莊園,了解牟氏莊園故事,研究牟氏莊園文化。
整理者李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