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號
提起"北來順",哈爾濱人都知道它是全市最大的回族風味飯店。但說到永安號餐館,只有上了年紀的哈爾濱人才知道,它是馳名的北來順飯店前身。永安號是三、四十年代哈爾濱和東北三省有名的餐館。雖說它是一個中型京魯綜合風味的餐館,可社會名流,賢達貴人經(jīng)常光臨,品嘗美味佳肴。解放初期東北局的領導也曾幾次在永安號宴請貴賓,招待知名人士。
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
原永安號經(jīng)理劉1回憶:
民國11年(1922年),我從山東家永城縣黃山前村來到哈爾濱。下火車走出不遠_看,街上兩旁很多洋房,一家挨一家的洋商店、酒吧間。街上走的是一些黃頭發(fā),蘭眼睛的洋人,洋馬車跑來跑去,看得我眼花繚亂。來到哈爾濱本想找個好職業(yè),誰料到,在哈爾濱找像樣的職業(yè)太難,一般都要兩個鋪保。我來哈爾濱除了親舅爺,是兩眼一抹黑,上哪去找鋪保,只好在舅爺開的"來來軒"餐館干活,一千就是10個年頭。后來因舅爺無心經(jīng)營"來來軒"餐館,整天吃喝玩樂,把餐館鬧騰得僅能維持營業(yè)。我一看,如果還在"來來軒"混日子,永遠別想出頭。因此,我只好另找門路。聽說哈爾濱有名的"餡餅周"的周翰臣又在道里新城大街(今尚志街)35號開了"永安號"餐館。這人是跑堂出身,經(jīng)營上很有辦法。開始和別人合開"餡餅周"。后來,他把"餡餅周"改為"天福號",第一個在哈爾濱經(jīng)營涮羊肉。又在道外開了個"小天福號"大眾小吃。
永安號餐館開始就很見起色,盈利不少。我想只有入永安號才能有出頭之日,于是民國20年8月我入了永安號,當了帳房先生。
永安號餐館是民國20年(1931年)5月開業(yè),是合資經(jīng)營。大股東姚安唐,股份將近一半;二股東周翰臣主管營業(yè),任餐館經(jīng)理,剩下還有幾個小股東,比如張福海、姚培德等。開業(yè)時只占一樓門市房,除炊房、帳房、倉庫,餐廳只能放四張桌,要隔雅座只能隔5間,散放兩張普通餐桌。后來盈利越來越多,恰好二、三樓大煙館倒閉,永安號就買了下來。這樣營業(yè)擴大了,一次筵席全樓可擺放近50桌。平時除一樓靠門前擺兩桌零餐外,全樓可隔成17間雅座。永安號的雅座都是用活板隔的,板上帶有卡門,繪有萬字圖案,古色古香的。每間雅座門全是月亮門,上面掛著繡花白門簾,給人一種清新淡雅舒適之感。
永安號所以有名氣,敢與大飯館競爭,主要是以獨道經(jīng)營取勝。我們這個餐館,打破那些世俗觀念,不論您是賢達貴人,社會名流,還是貧苦大眾都可以到館進餐。因為我們的宗旨是"為民做餐",意思是說永安號餐館是"顧客想吃什么,永安號就做什么,而不是永安號做什么,你吃什么,愛吃不吃!"為什么能做到要吃什么就做什么呢?因為我們的特點是按季節(jié)經(jīng)營。春天主食以春餅為主,配菜有炒豆芽、粉條肉絲、韭菜等,夏季以涼食為主;八月節(jié)過后,大白菜見面,開始上什錦鍋、涮羊肉;春節(jié)過后修整幾天又開始上春餅。這些飯菜很合人心。所以,從上午10點鐘掛幌到晚上10點鐘落幌,總是眾客滿堂。永安號每年都盈利,一年盈利從幾萬元增至十幾萬元,資本金從十幾萬元增至幾十萬元。
偽滿康德4年前,周翰臣買賣做的還很興旺,可偽滿康德4年以后,日偽當局強化經(jīng)濟統(tǒng)制,買賣不好作了。再加上大股東姚安唐不務正業(yè),拿著錢,帶著小老婆到南方亂逛,沒錢就向柜上要,姚在家的日本老婆也鬧,使周翰臣無心經(jīng)營永安號餐館。這時我和韓中鎮(zhèn)(墩上師傅)都已入股,也算股東,當時我們只有厘股。我們不能看著餐館就這樣垮下去,于是我們與周翰臣和姚安唐的日本老婆談妥,由我們接管永安號,另行組織人馬,定鋪規(guī)。當時我任經(jīng)理,主管餐廳、帳房;韓中鎮(zhèn)任副經(jīng)理,主管炊房。還是合資經(jīng)營,東西各分13個股,每股1000元,當時姚安唐的日本老婆還是大股東,占4成。另外還有韓中鎮(zhèn)、張福海、王紀行、周翰臣、姚培德和我,后來有兩個人退出了,是誰我已記不清了。所有東伙只有我和韓中鎮(zhèn)在餐館工作,因此,西股也有我們的份。西股都是在餐館內(nèi)干活的老師傅,大約8個人入伙,這樣我和韓中鎮(zhèn)兩人東西股都有兩個半股,其他人都是一個多點。
餐館的利潤分成是這樣:周翰臣任經(jīng)理時,錢值沒毛,每月經(jīng)理工資和大工匠一樣多,經(jīng)理30元,里炊徐振邦老師傅也是30元,外炊一一案上、墩上、帳房先生的工資25元、20元不等;堂頭10元,跑堂的、炊上的學徒、雜工6~7元不等。我任經(jīng)理時錢值毛了,自然工資必須高一些,經(jīng)理和大工匠60元左右,我和韓中鎮(zhèn)、里炊老師傅都拿這個錢;外炊一一案上、墩上、帳房先生都拿50元左右;堂頭20元左右,跑堂、雜工、學徒7元至10元不等,學徒最少7元。
小柜(小費)收后都要交館里,跑堂收到小柜不得私自裝入腰包,有被發(fā)現(xiàn)就要開除,名聲掃地,哪也不要,行話叫“落碼頭"。餐廳跑堂收到小柜時,要唱著道謝:"謝您了,收小柜兩角!边@樣作大家都可知道,再把錢裝到指定的錢箱里,帳房記簿先生也能看到。實際誰也不看,跑堂很自覺,因為怕打破飯碗。等到落幌后,記帳先生把小柜錢入帳,等到5天就可分次,一份多則分5至6元,少則分3至4元。炊上的師傅都可分一份,跑堂、雜工可分二分之一份,堂頭可分兩份,這樣堂頭每月可得60元左右,師傅們也可得30元左右。
年終分紅,分紅多少要看經(jīng)營好壞,營業(yè)好就多分,營業(yè)不好就少分。多者可得500元至600元,少則100元。職工確有困難的,如意外事故,婚喪嫁娶可長支200元至300元。永安號招學徒、雜工一般不招本地人,多數(shù)為家鄉(xiāng)人,沒成家的職工全部吃住在餐館內(nèi)。還可兩年探一次家,一次三個月,工資照發(fā),但不給小柜錢,紅利也要按月扣除。
要想把餐館辦好,必須要有嚴格鋪規(guī)。我任經(jīng)理時在鋪規(guī)上規(guī)定1準、三不留,即:本鋪職工不準抽大煙,不準逛0院,不準與顧客吵架,不準落幌后外出、班上喝酒,不準外出1。品質(zhì)不好的不留,另做買賣的不留,回家無故延期不歸的不留。我記得有個跑堂叫侯××,因把小柜裝進自己的腰包給除名了,結(jié)果臭名遠揚,哪家也不敢要他,只好流落街頭。
1946年"四·二八"哈爾濱解放,永安號受到人民政府的重視,好多領導光臨我們餐館進行指導。1956年,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走社會主義道路,永安號公私合營了。1958年,省、市領導為了關心少數(shù)民族,把永安號改為北來順回民飯店。
應時小賣
原永安號副經(jīng)理菜墩師傅韓中鎮(zhèn)回憶:
永安號所以馳名全城,不僅因為經(jīng)營涮羊肉,更重要是它有獨特的經(jīng)營方法,概括起來說就是"應時小賣"、一說應時小賣,可能有些人不理解,實際永安號就是這樣過來的。永安號名菜、大菜、傳統(tǒng)菜都做,貴客盈門我們很愿意,因為能獲大利;但更多的客人屬中下層,我們只顧大利忘了薄利就維持不了多久,因為不能和大館比。所以我們創(chuàng)了新路子,摸透了人們的心,大利要抓,小利不放。在營業(yè)室里砌個大爐子,上面坐個高麗鍋煮粥,常年不斷。春季小米粥,夏天大米粥,秋冬也這樣。爐沿很寬,專為烤魚,主要是“干烤鯽魚”。這是永安號有名的小吃,一條三、四兩,大小差不多,味道鮮、香、脆,常年經(jīng)營。春天做春餅,這是大眾非常喜歡的,既好吃又有講究,還應時。買一張、半張都服務得熱情周到,非常方便顧客。還有配套的菜,主要是炒掐菜,掐菜就是綠豆芽掐去兩頭,留中間的白。如果您花了兩角錢,坐下來餅、菜、粥都有,吃個好、吃個飽。如果忙著走,就買上幾張餅,卷上掐菜,邊走邊吃,連菜帶飯保準不誤您的事。那時干事就得叫絕,做買賣有句老話:"過篩子"就是甭管賣什么,您打我這過,就絕不讓您買別人的,降人就要降到這個份上。緊挨著我們的新華樓就叫我們永安號頂?shù)囊粋楞一個楞的。夏天主食和菜就變了,各種面食上來了,有原湯面、炸醬面、肉炒面、涼拌面,還有涼糕、燒餅。燒餅還分油鹽餅、糖酥餅、豆沙餡餅、肉餡餅等。菜有涼雜拌、香雜拌、杏仁豆腐、炮瓜皮、水晶肚等。八月節(jié)過后大白菜見面,就開始腌菜。主食開始增加米飯、餃子、饅頭、包子等,包子還分肉包、油脂包、豆沙包、什錦包。這時,菜開始上什錦鍋、汆白肉、燒羊肉、清燉羊肉、涮羊肉等。這些都是永安號的拿手菜,為了保證菜的質(zhì)量,從選料到制作全是專人負責。選料由我負責,羊肉只要江北不要江南的,因為江北羊多吃草籽,肉質(zhì)肥而無膻味,出料肉也多,都由固定戶專門送貨。雖然應時供應,可也有個別顧客挑刺,知道挑刺也得周到服務。有一天,一位顧客不知是調(diào)皮還是考驗我們,他吃吃飯不吃了,叫跑堂給送個糖饅頭來,當時正好趕上是春季,食譜沒有饅頭,一個饅頭又不好做,但跑堂還是應了:"來一個糖饅頭,對不起,請您稍等片刻!苯Y(jié)果后炊上跑到岳陽樓給買一個糖饅頭,叫跑堂送給這位顧客。當時這個顧客看送上的饅頭就楞住了,嘴里一個勁的說,名不虛傳,我服了,我服了,多給跑堂幾角小柜。后來這位顧客成了我們的?停顝V告,還帶來不少吃客。
打外會送外買
韓中鎮(zhèn)說:
永安號經(jīng)營靈活、路子寬、來財?shù)蓝,凡是能掙錢的道我們都抓住不放。比如打外會,送外買項目千的就不錯,盈利不小。
打外會,就是到顧客家和所需要的地方去做飯菜(主要是菜),開酒席。一般都是通過電話聯(lián)系,當帳房接到電話,由經(jīng)理通知炊上,就是劉1經(jīng)理通知我。我安排墩上師傅切好菜,配好料,一盤盤準備好,然后按一套一套菜裝入園籠,派一名炊上師傅和一個雜工或?qū)W徒的去?图倚枰可,就裝一個園籠,兩人一抬就去了,如果客家要大擺筵席,那么就需要幾個或十幾個園籠羅起來用馬車拉去。有一次我們永安號和宴賓樓,福泰樓一起到鐵路局大石頭房子打外會120桌,這項業(yè)務就給本號盈利不少。
送外買:主要用提盒趁熱送作好的飯菜。比如旅店客人、0院嫖客、富貴人家祝壽等都要提盒。一來電話,很快就要送上,明碼實價,貨真價實,不能因送飯菜,就漫天要價,還得味美,色形好,服務周到。這些外差活,不僅盈利,還能起到廣告的宣傳作用。同時,也能提高本鋪職工技術水平和服務質(zhì)量。
同心協(xié)力
永安號老師傅姚振靜回憶: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永安號就是同心協(xié)力,把事業(yè)干好了。我是1939年入永安號的,當時周翰臣已不干了,由帳房先生劉1接任。大家都很支持劉1,不能看著一個好端端的事業(yè)就這樣垮了,所以千什么事大家都好商量,錢分多分少也不怨恨。我只在炊上學兩年就出徒了。劉1和韓中鎮(zhèn)商量讓我上外炊,一般上炊就成師傅了,我那敢上炊。后來看他們?nèi)绱苏嫘暮蜌,我才敢上炊工作。出點什么毛病,老師傅給兜著。因此,干起來也大膽,拼命的干。永安號的全體人員就是這樣和和氣氣的同心協(xié)力的千下去的。
老店今朝
現(xiàn)任經(jīng)理史德山說:
以經(jīng)營涮羊肉著稱的北來順飯店,從永安號到北來順,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永安號公私合營后,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的領導同志為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的飲食業(yè),決定把回族餐館北來順,遷至永安號餐館,合并后延用,"北來順"字號。
今天的北來順,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商品經(jīng)濟中舊貌變新顏。如今"北來順"的營業(yè)面積由原來的340平方米擴大到541平方米,人員也已增加到127人。隨著時代的要求,"北來順"的設備也進行了更新?lián)Q代。擴建了大冷庫,添置了切肉片機、大容量的蒸氣鍋、不銹鋼廚房用品等現(xiàn)代設備。一樓營業(yè)廳經(jīng)營便餐,經(jīng)濟實惠,二樓餐廳經(jīng)營高中檔溜炒菜、.裝修一新的單間雅座,是親朋敘舊,企業(yè)家洽談生意的場所;三樓則以經(jīng)營涮羊肉為主。北來順不僅繼承了回族傳統(tǒng)風味的烤羊肉、扒羊肉條等菜肴,而且在老技師的指導下又增添了湯爆肚仁、鹽爆散袋、爆雙脆、炸鴛鴦棒等新品種。北來順的獨特風味每天吸引著4000多人來此就餐,服務員熱情周到的服務使顧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昔時的永安號,今日的北來順,在改革洪流中已站到我市大中型飯店的前列,連續(xù)被評為市勞模單位、省商業(yè)系統(tǒng)先進單位標兵、市物價信得過單位。真是滄海沉浮,老店生輝。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