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神頭山,,有神奇景致,更有很多神話傳說。
1、石頭長城神頭山北的溜冰臺主峰東側(cè),有很長的一段天然的聳巖峭壁,宛若石砌長城,這段長城,有一個動人的歷史故事。據(jù)《史記·李將軍列傳》載:“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右北平就是現(xiàn)在的北京南部一帶。漢武帝時,飛將軍李廣曾在此駐守。一年,匈奴犯邊,李廣率一支輕騎由雁門關(guān)急赴前線,在神頭山入匈奴的重圍。李廣看這里都是圓圓的光光的山包,無險可守,急得一籌莫展。此刻,當(dāng)?shù)氐纳矫褡尷顝V向神頭山的盤龍臥虎兩位神仙求救。李廣按山民的指點,向兩神仙祈計。拜畢,回頭一看,一座石頭長城在身后巍然崛起。匈奴將領(lǐng)見此奇景,驚駭萬分,立即撤圍后退,李廣驚喜異常,及時部署將校駐守。這就是現(xiàn)存石頭長城的傳說。
2、石獸陣?yán)顝V看到匈奴撤走,深感兩神相助得力。他站在石頭長城回頭一望,發(fā)現(xiàn)原來散布在山岡上的許多石頭都變成了大象、雄獅、野牛、猛虎。這些野獸,怒視退去的匈奴兵,咆哮如雷,象要沖出石頭長城,吞噬匈奴士兵的樣子。匈奴兵撤圍退在附近的山上扎寨,在遠處窺探李廣在石頭長城內(nèi)的動靜。他們看到那么多的野獸虎視眈眈,想到戰(zhàn)國時候齊燕交戰(zhàn)時齊國的“火牛陣”,怕中計受損,從此對峙相持,不敢進犯。
3、點將臺(正名溜冰臺)石頭長城西側(cè),有一處最高的方形石臺,可容十?dāng)?shù)人。李廣見匈奴一時不敢進犯,為壯軍威迷惑敵人,高高站在石臺上,揮旗指揮鄰村山民輪流穿上兵卒的盔甲,在山坪上操練以充軍隊。匈奴誤以為李廣的后繼部隊已到,趕快撤兵逃去。一場兵險就這樣化解了。
4、七仙女晾衣臺李廣奇計退敵,消息傳出,震動朝野,震動天庭,玉皇大帝很贊賞李廣的為將之道,命令王母娘娘率七仙女降凡慰問,給軍士們洗涮戰(zhàn)袍,洗完后晾曬在石頭長城內(nèi)星羅棋布的石頭上。后來,人們把這里叫做七仙女晾衣臺。
5、八仙論道臺李廣的韜略深深感動了八仙,他們駕騰祥云來到這里,和李廣共同討論兵法戰(zhàn)術(shù)。石頭長城下有圍成一圈的八塊石頭。據(jù)說就是八仙坐過的。后來,人們將之稱為八仙論道臺。
6、林海松濤匈奴退后,李廣非常感激盤龍、臥虎兩神的佑助,也很感謝當(dāng)?shù)厣矫竦闹г,他決心要為山民辦點好事,以圖報答。他命令士兵或松或樺每人植樹百株。幾年間,山上樺林郁郁松林蔥蔥,形成林海松濤。狍子、獾子、野兔、山雞等出沒其間。
7、神泉玉帶神頭山成了神山,盤龍臥虎成了神仙,山腳下的泉水,自然而然就成了神泉。無論天旱雨澇,泉水如玉帶一般,縈繞溝內(nèi),常年不息。泉水甘甜可口,清澈見底。飲了此泉的人身體康泰、四季無恙。飲了此泉的牛羊牲畜、長得肥壯,肉質(zhì)鮮嫩,是極好藥膳。傳說一度被封建王朝定為貢品。
8、筆架峰很早以前,南高崖這一帶是大森林。傳說林里有一條黑蟒成精,口大如盆,雙眼如燈,竄動起風(fēng),擺尾斷樹。吞吃了當(dāng)?shù)厣矫竦纳蟛挥嬈鋽?shù)。當(dāng)?shù)匾晃晃渌嚫邚姷睦汐C人前去除害,竟也成為蟒精的腹中之物。附近鄉(xiāng)親惶恐度日,黑蟒精成了山民的大禍害。老獵人有兩個兒子,大的叫盤龍,二的叫臥虎,他們從小隨父習(xí)武打獵,練就一身本事。為了替父親報仇,為民除害,兄弟倆決定一齊去奮斗蟒精,他們身綁尖刀撲向黑蟒精,同樣被吸入蟒腹。他們身上的尖刀劃破了蟒腹,攪爛了蟒的內(nèi)臟,蟒精被消滅了。他倆也犧牲了。當(dāng)?shù)氐娜罕姙榱思o(jì)念英勇壯烈的兄弟倆,把他們埋在現(xiàn)在的峰腳下。當(dāng)時這里是半山腰,山民每年清明都來掃墓。后來,山民們發(fā)現(xiàn),兄弟倆的墳頭每年都出奇地往大往高長。山形山貌,也異于周圍的山頭。為了懷念兄弟倆,人們便把兩座山峰稱作盤龍峰、臥虎峰。每逢天旱,或遇難事,附近的山民都要來祈求訊問,竟然有求必應(yīng),神奇得很。當(dāng)?shù)厣矫癜堰@山視為神山,遂稱神頭山。
又傳,神頭山蟠龍、臥虎峰,原來只是兩個小山丘,一天山上的牧羊人聽到兩小丘悄悄說話,商量一齊長高,長成群峰之首,成為人們登天的梯子。此后,兩山天天見長,高插云霄。因山峰欲觸浮云,當(dāng)?shù)厝税焉浇懈≡粕;又見兩峰如刀削而成,又稱筆峰山。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