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場子,主要是表演蠻婆、蠻漢夫妻之間0 打斗的二人場面。
關(guān)于蠻婆蠻漢,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他們每年拖兒拉女,攜帶簡單行李,挨莊過村游串,每到一處她們先挑選一個舊窯破房住下,由蠻漢照管孩子,蠻婆即依門入戶尋找食物,她們每到一家,不像平常乞丐一樣訴說自已的苦難,并自稱會相面算卦,先是一番吉言利語的巧說,說張三面相好,將來會當(dāng)官發(fā)財,討好主人家,促使給些東東西西,她們見什么要什么,俗諺有“就像蠻婆家見甚要甚”之說,因此有的人家見蠻婆來了,把比較珍貴的東西都給藏了起來。如果不給她們便會說李四面相差,更會說些不吉利的話語,強行你禳解,總要主人家拿出些錢財才罷休,否則沒完沒了。人們?yōu)榱饲髠平安,心里雖然有些怨氣,但嘴里誰也不想惹她,認(rèn)為給了東西算帶走了禍,迎來了福,就這樣她們不勞而獲一出門就是一年半載。
在秧歌中扮演的蠻婆、蠻漢是富有傳奇色彩,表現(xiàn)民眾中的一種思想情趣,其化妝服飾為夸張式的,美則特美,丑則愈丑愈好。蠻婆身穿寬袖白布衫,戴黑水紗網(wǎng)子,腦后扎麻花辮,辮上插根大蔥,眼角點眼屎,兩耳掛紅棗或辣椒,左手提油葫蘆,右手拄搟面杖,蠻漢則耳吊棉花蛋,眼角夾眼屎,脖頸掛油瓶,翻穿羊皮襖,前彎腰,后背鍋,左手提旱煙袋,右手拄拐杖,表演時在鑼鼓家什的伴奏下,搖頭晃腦,扭腰擰胯,一會兒肩并肩,一會兒面對面,一會兒手挽手,一會兒嘴對嘴,蠻漢背蠻婆,蠻婆拉蠻漢,互相配合,夸張扭動,反正丑中顯美,逗得觀眾前仰后合地哈哈大笑才算最好。
表演時一般也有唱詞如:
蠻婆唱:蠻婆家蠻蠻婆家蠻,蠻婆家出門沒打扮,
東村轉(zhuǎn)來西村串,又相命來把卦算。
蠻漢唱:蠻婆相跟我蠻漢,命里注定是窮光蛋,
白天吃得百姓飯,黑里又把草窯鉆。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