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縣河郭鄉(xiāng)歷史上曾劃分為七個牌,抬黃杠活動主要由西邊四個牌,即趙牌、梁牌、樊牌、郄牌(莊)四牌組織的,因此,杠頭打的大旗上寫的是“四牌公”三個大字。四牌公大旗一直由抬杠首領(lǐng)即杠頭保存,千百年來世襲至今,其次是頭杠保存杠譜,一般不能外傳。抬黃杠主要集中在河郭鄉(xiāng)、賈宋鎮(zhèn)兩地,抬黃杠時,河郭鄉(xiāng)“四牌公”到賈宋鎮(zhèn)送杠,而賈宋鎮(zhèn)接杠,其間都有一定的儀式。黃杠共三十二桿,由家族世襲保存。
一般杠是由杠箱和杠桿兩部分組成,杠桿長六米,粗十二公分,由彈性木料做成。杠箱在中間,重約三十公斤,杠箱兩邊各有鐵環(huán)一個,杠桿上綁有兩串銅鈴,隨著杠桿顫動,有節(jié)奏拍打,三十二桿杠同時作響,熱鬧非凡。杠箱頂部用彩綢彩球彩帶編織在一起,兩邊插有雞毛撣子兩個,上下?lián)u擺,美不勝收。抬杠時,三十二桿黃杠,后面配備三十二匹馬,并且誰的杠誰負責找馬、訓馬、騎馬一包到底。表演時,杠頭高舉“四牌公”大旗,三十二只杠按順序排列其后,由三眼槍鳴槍開道,在杠頭指揮下,由杠頭帶領(lǐng),按照杠譜要求,踩著杠的震顫鼓點,時而徒手倒肩,時而外八步內(nèi)八步,杠桿在脊背上任意轉(zhuǎn)動,兩個抬杠人前后默契配合,翩翩起舞。黃杠套路二十四式,高處望去十分壯觀,分別是三環(huán)套、金香爐、剪子股、四大金剛、抬佛爺、寶葫蘆、四大瓣、對瓣棗花、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轱轤貫錢、單頭蝴蝶、雙頭蝴蝶、外十二倒肩、仨魚一頭、四門斗底、金八吊、里十二倒肩、里羅城外羅城、老婆串門、拉風匣、野雞旋渦、賽馬。特別是野雞旋渦和賽馬,人、馬、杠一起運作,人歡馬叫,如萬馬奔騰,使抬杠藝術(shù)達到0,給人民以力和美的精神享受。
信息來源:河北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