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夾弦又名“兩夾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戲曲劇種,廣泛流行于蘇、魯、豫、皖四省,因主要伴奏樂器四胡的四根弦分別夾著弓上所系的兩股馬尾演奏而得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二夾弦最初為紡棉小調,后經歷代藝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在“花鼓丁香”、“大五音”和“四根弦”等劇種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二夾弦。二夾弦的唱腔音樂屬板腔體和曲牌體相結合的“弦索聲腔”系統(tǒng),主要特點是演唱時真、假嗓音相互交替。其曲牌多取自民間音樂,許多仍保留著較為原始的狀態(tài)。二夾弦板式豐富,音樂風格細膩,富于地方特色,擅演反映民間生活的“三小戲”,題材多具現(xiàn)實性。二夾弦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其流行地甚至有“不吃不穿不過年,也要去聽二夾弦”之說法。……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