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建省古田縣臨水宮主祀道教神女陳靖姑,朝拜陳靖姑、舉行請香接火儀俗是目前福建省乃至江南地區(qū)最具影響力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其影響甚至波及東南亞和世界各地的華人社區(qū)。陳靖姑信俗肇始于宋而盛于明清,香火一直傳承不斷。據明萬歷《古田縣志》載,陳靖姑生于唐代,傳說她是福州倉山下渡人,24歲時脫胎祈雨,為解除旱情、拯救百姓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身后被尊為兒童婦女保護神,倉山下池許真君廟附近的一座舊木屋也被當地人……[詳細] |
![]() | 古田曲醋為傳統(tǒng)工藝,屬四大名醋之一,有著750年歷史。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古田民間即采用土法制紅曲,并用紅曲或混合曲作為糖化發(fā)酵釀酒釀醋,此后區(qū)內主要集鎮(zhèn)均有制酒制醋民間作坊,民間多數自家都保留一兩壇老醋;乾隆十四年,在古田舊城二保街就有私營酒、醋廠;民國時期,全區(qū)有釀酒釀醋店數百家。古田曲醋因原料配比和管理方法不同,可分為:紅曲老醋(經糖化、酒化、醋化分次添加酒液發(fā)酵工藝,加入芝麻調香,經……[詳細] |
![]() | 古田紅曲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古田民間就已盛行紅曲制作技藝。清乾隆版《古田縣志》中記載:古田地瘠民貧,歲歲收米制曲,易銀完糧原米有稅。明萬歷年間《古田縣志》中也有“田家多制曲,畬客少租山”的記載。古田紅曲制作技藝先是流傳于民間,由農家自制,后來逐步發(fā)展成小作坊生產的形式。1915年,古田商幫在福州建立“古田會館”,組成“紅曲幫”,將古田紅曲銷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