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弋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流行于福建省閩南方言地區(qū)和臺灣,以及東南亞各國華僑、華人聚居地。高甲戲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間樂曲伴奏下作即興的化裝表演,后來發(fā)展成專業(yè)戲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稱為宋江戲。清代中葉,宋江戲吸收了其他藝術(shù)門類的表演形式,發(fā)展成有文有武的合興戲;清末又吸收徽劇、昆腔、弋陽腔和京劇的藝術(shù)因素,形成具有獨特風(fēng)格的閩南地方戲曲劇種高甲戲。高甲戲的劇目分為大氣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它有六百多種傳統(tǒng)劇目,包括《大鬧花府》、《困河?xùn)|》、《斬黃袍》、《林文生告御狀》、《管甫送》、《杏元思釵》、《孟姜女》、《番婆弄》、《唐二別》及連臺本戲《三國》、《岳傳》等。高甲戲的音樂曲牌屬南音系統(tǒng),大都來自南音和木偶戲,但節(jié)……
[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