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林戲俗稱土戲、土京戲,是福建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泰寧、將樂、順昌、邵武、光澤等地。清代乾嘉年間,徽調(diào)經(jīng)浙江、江西兩路傳入泰寧后,與當(dāng)?shù)胤窖院兔窀栊≌{(diào)、道教音樂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劇種。其道白采用當(dāng)?shù)毓僭,唱腔以亂彈、西皮、下江為主。梅林戲的唱腔優(yōu)美動人,它以皮簧、撥子、吹腔為主,此外還有南詞北調(diào)、弦索、徽州詞、浙江調(diào)、四平調(diào)、青板、小調(diào)等。伴奏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類,文樂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揚琴、嗩吶、竹笛等,武樂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鑼、小鑼、大小鈸等。梅林戲的腳色行當(dāng)比較齊全,有“五門十七行頭”,“十七行頭”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頭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盤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其表演風(fēng)格古樸粗獷,具有嚴(yán)格的程式,唱、做……
[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