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八卦拳相傳源于伏羲八卦拳,原清朝乾隆年間豫州陳州(現(xiàn)為河南淮陽縣)人劉懷編創(chuàng),其拳法是以伏羲的天極、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作基礎而派生出來的,因此定于伏羲八卦拳。五音八卦拳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羅體賢,深得伏羲八卦拳的精髓,根據(jù)五行相生、陰陽相合、天人相立的思想理念,結合中華武術流派之長,創(chuàng)立了五音八卦拳。羅體賢于清咸豐年間,出任清宮御前侍衛(wèi),后因附送皇貢不力獲罪,避難來到當時的豫州西南與穎州交界處,繁華的方集鎮(zhèn),為了謀生羅體賢在這里招收徒弟開館教武。由此使五音八卦拳在方集乃至洪、淮流域民間流傳至今。羅體賢在方集傳習五音八卦拳期間,曾先后招了30余名弟子,其中較優(yōu)秀的有:鄉(xiāng)紳馮老良之子馮介臣、汪家大公子汪崇華和自己的兒子羅賓甫。羅體賢去世后,羅賓甫在方集繼續(xù)開館傳藝,所傳弟子遍布洪、淮流域,其中最……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