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舒城盲藝人陳玉清師從楊金華學會許多小調,又從四弦書藝人劉應才、李文全唱腔及舒城民歌中汲取營養(yǎng),遂自辟蹊徑用小調演唱故事。因演唱形式一直是一人自拉胡琴自演唱,故當?shù)厝罕姺Q之為“胡琴書”。為與四弦書相區(qū)別,故取名“小調胡琴書”。主要句式是五字句、七字句。曲式以對仗為主,次是分合和起承轉合。調式以徵為主,次是羽、宮、角。體制以單牌為主,聯(lián)牌為輔。唱腔富有舒城民間音樂特色。發(fā)展手法主要是:用同一音樂素材,……[詳細] |
![]() | 舒城小蘭花茶產于舒城縣境內山區(qū),因形似蘭花,獨具蘭花清香而得名。舒城縣地處江淮之間,大別山東麓,屬皖西大別山茶區(qū)。境內青山環(huán)抱、林木蔥蘢,土質肥沃、雨水充沛,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大,漫射光較多、無污染,土壤中含有硒、鋅等稀有元素,終年云霧繚繞,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形成了茶樹良好的品質。茶葉采制時正值漫山蘭花竟相吐蕊時節(jié),茶葉吸附花香獨具韻味。早在唐宋時代蘭花茶既有盛名,并被列為貢品!笆娉切√m花茶……[詳細] |
![]()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傳說流傳于舒城縣南港、百神廟、干鎮(zhèn)的泉水堰、河棚的泉石一帶。特別是南港,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且禁演梁祝戲,還出現(xiàn)過搗毀戲臺,驅趕演職人員事件。舒城目前尚存多處《梁祝傳說》的歷史遺存:一、梁祝墓座落在南港鎮(zhèn)向山村梁橋村民組,位于206國道1120-1121公碑之間,有小溪繞墓流淌。二、春秋山半腰上有春秋讀書堂。三、兩處祝家莊:一處在河棚鎮(zhèn)泉石村,一處在干鎮(zhèn)泉水堰。泉水堰祝家莊最……[詳細] |
![]() | 舒席編織在舒城有著悠久的歷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舒城縣柏林鄉(xiāng)戰(zhàn)國墓葬0土的青銅器底部即有竹編物的痕跡,同地西漢墓的發(fā)掘中也發(fā)現(xiàn)擺放陪葬品的邊廂內底部有竹編物作墊,其紋理及工藝與后期的舒席基本相同。到了明代,舒席更是身價倍增。據(jù)史籍記載,明•天順(公元1457-1464年),吏部尚書秦民悅(舒城人)為取寵皇帝,將編有龍紋舒席作為貢品帶至京城,深得英宗皇帝贊許,御批為“頂山奇竹,龍舒貢……[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