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骨痛貼丹靈療法,瑤族方言稱“貼靈丹法”。形成于明末崇禎年間,已有300余年的歷史。主要分布于沱江、東田、白芒營、水口、碼市、大圩等地。羅氏世代從醫(yī),擅長治療頑固性風濕、骨痛等,傳至羅振習兄弟等人,已是第15代。風濕骨痛貼丹靈療法共分四步:1、貼丹。取患者疼痛部位,貼以秘制丹膏;2、抽毒。在取下丹藥后,消毒并對丹孔抽吸瘀濕毒液;3、內服瑤藥方劑。采用“見葷則補”、“見酒則打”(瑤語為活血、破血之意,也就是活血祛瘀。)的中草藥劑。4、外洗。輔以局部洗藥或全身藥液洗浴之法。風濕骨痛貼丹靈療法獨特有效,用藥科學,診療簡便,無毒副作用、無感染、無痛苦,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因而極具醫(yī)學和藥學科研價值,是造;颊叩尼t(yī)療手段。羅振習等人把古老祖?zhèn)鞯尼t(yī)療技術與現(xiàn)代醫(yī)術結合運用,通過對風濕骨痛貼丹靈療法30……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