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路花鼓戲早期名曰“迓戲”,俗稱“哦呵腔”,后稱“東腔”,也稱“東路子花鼓戲”(今湖北楚戲為“西路子花鼓戲”),1958年定名為“東路子花鼓戲”,1974年更名為“東路花鼓戲”! |路花鼓戲在歷史上流傳甚廣,影響極大。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劇種形成于嘉慶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歷史。該劇種其所以能長盛不衰,流傳甚廣,主要是她源于民間,為群眾喜聞樂見,且雅俗共賞。早在道光二年(1822年),迓戲的傳……[詳細(xì)] |
![]() | 花挑自古流行于麻城縣北山福田河、雙廟關(guān)、兩路口一帶,它是湖北省具有獨特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深受大群眾喜愛的一種民間歌舞藝術(shù)。據(jù)雙廟關(guān)民間藝人劉世斌、王正元口述,花挑歷史悠久,傳說自唐代興建雙廟觀廟宇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和五月十八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廟會。當(dāng)時參加廟會的人甚多,非常熱鬧,有的求神拜佛,有的做小生意,有的則表演各種民間藝術(shù),雙廟觀的勞動人民為了表達(dá)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在趕廟會時便創(chuàng)造了花挑歌舞。開始只……[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