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縣“舞火龍”,也叫玩龍燈、耍龍燈。舞火龍是最具房縣地方特色的元宵節(jié)民俗活動,玩燈歷史悠久,相傳始于盛代,盛于明清,流傳至今。進入臘月扎火龍,正月十三出燈,正月十四至十五玩燈,正月十六燈會就要結(jié)束了,叫做“倒燈”。每逢元宵,火龍都會一展風采,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觀賞,深受人們的喜愛。房縣火龍已入選湖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三,房縣都會舉辦文藝大巡游活動,將舞龍燈、詩經(jīng)、黃酒、扭秧……[詳細] |
![]() | 中國是酒的國度,酒文化源遠流長。而房陵(今湖北省房縣)的酒文化基本上和中華民族的酒文化同步,雖然有許多個性,但共性是主流。中國是酒文化之邦,中華民族又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皎皎者。因為中華民族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且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饒,孕育了絢麗多彩的人文景觀。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不管任何種族都會和飲食文化緊緊連在一起。飲食文化的文明程度又和附著的民族緊緊的連在一起。因此,中國的酒文……[詳細] |
![]() | 房陵鑼鼓歌遍布在千里房縣的20多個鄉(xiāng)鎮(zhèn)300多個村莊,尤其是在門古寺鎮(zhèn)、橋上鄉(xiāng)、上龕鄉(xiāng)、九道鄉(xiāng)等高山地區(qū),流傳的房陵鑼鼓歌最為歷史悠久。房陵鑼鼓歌的種類繁多,曲目豐富。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房陵鑼鼓歌包括陽鑼鼓、陰鑼鼓、喜慶鑼鼓和廟會鑼鼓四大類。鑼鼓歌是房陵民歌的主題歌。由于大部分民歌是以鑼鼓為伴奏樂器,所以唱起來聲震山野,給人一種粗獷豪邁、氣壯山河的感覺!房陵鑼鼓歌堪稱鄂西北生活的百科全書,基本涵蓋了生……[詳細] |
![]() | 尹吉甫,房陵(今房縣)青峰人,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歷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學(xué)家、軍事家,是《詩經(jīng)》的主要編纂人和代表性作者。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即位,選賢用能,國家興旺,周室中興。他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為大臣。尹吉甫文武雙全,文能治國,武能安邦,1為太師。周宣王還親命大臣作詩為頌“文武吉甫,天下為憲”。古房陵有與中華文明幾乎同步的文明史,千里房陵中,有尹吉甫的大量文化遺……[詳細] |
![]() | 薅草鑼鼓,又名打鬧歌,俗稱打鬧,主要流行于土家族部落中。打鬧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鋤頭給地里的莊稼除草)季節(jié),聚集數(shù)十乃至數(shù)百人在進行集體勞動時,請兩名歌手(一個擊鼓,一個敲鑼)面對薅草的眾人,隨著鑼鼓聲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種土家族民歌。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薅草鑼鼓乃是大戶人家才能請得起的,因為小戶人家是不會請數(shù)十甚至數(shù)百人為其薅草勞動的。薅草鑼鼓的鑼鼓聲節(jié)奏鮮明,深沉渾厚,其打法為│ХΧ○│,……[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