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村古樂又名“常春會”歷史悠久,據(jù)本村挖掘出土觀音寺碑文記載,名嘉靖年間,觀音寺內(nèi)香火旺盛,碑林成行,絲竹管弦伴隨著僧侶們的誦經(jīng)響徹周邊百里,那時便有了“常春會”。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時代的變遷,“常春會”又增加了適合時代的曲目,成為了一支既用于敬神拜佛,祭奠祈禱,又可用于各種慶典活動的古樂隊,曾多次到保定及周邊縣市出會表演,且興盛多年。上世紀50年代“常春會”一度被中斷。改革開放以后,北宋村音樂會才得以恢復,并定名為《北宋村古樂》,演奏人員為本村村民二十余人。主要樂器為笛子6桿、笙3全、管子2桿、板胡1把、二胡1把、中胡1把、低音胡1把、云鑼3架、堂鼓1面、蘇鑼1面、手鑼1面、中京镲1面、鐺鐺鑼1面。演奏曲目主要有賞元宵、水龍吟、青天歌、荷花開放、阿郎子、滾碌真、十二層樓、八版、上堂鼓、萬年……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