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弦又名弦子腔,是河北省特有的、頗具影響力的古老地方劇種之一,迄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是元、明弦索調的遺音,清康熙年間曾遭禁止,清末和老調同臺演出,后來吸收了昆曲、河北梆子等劇種唱腔,逐漸形成了自己獨自的風格。由于流行地域的不同,分為東、南、西、北、中五路,南路絲弦主要活動區(qū)域在冀南、豫北、晉東南、魯西北一帶。平鄉(xiāng)南路絲弦就是南路絲弦的杰出代表。南路絲弦戲屬于板腔和曲牌體相結合的音樂形式,板腔主要有二板、三板、垛板、散板、快板、慢板、起板等,曲牌有《山坡羊》、《娃娃》、《點絳唇》、《柳青娘》、《海青歌》等。南路絲弦唱腔獨具特色,全部音域為兩個八度,下方八度用真聲,上方八度用假聲,唱腔最后一句常以六至十二度向上跳翻高,然后用假聲下行級進甩腔。這種尾腔翻高的唱法,構成了極為濃郁地方色彩。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