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小熱昏淵源,據有關資料查證,宋元時期寧波已有說諢話,這樣算來,應有四五百年歷史。也有人說它源于清末杭州街頭的說朝報。朝報是當時杭州的地方小報,因印刷質量較差,賣報人為了招徠顧客,就一面敲小鑼,一面念出報上的主要新聞,稱為說朝報。稍后,藝人把說朝報改為說新聞、唱朝報,自編自演。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內容風趣,唱詞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調,故深得人們喜愛。1905年,在上海城隍廟以賣梨膏糖為生的杜寶林把說唱朝報的形式運用到賣梨膏糖上,一改過去賣糖藝人那種單純唱支小曲或說點小笑話的謀生方式,把說唱的內容由新聞朝報和生活趣事變?yōu)橛泻唵喂适虑楣?jié)、有人物性格和矛盾沖突的節(jié)目。因大多數節(jié)目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不滿,經常招致官差驅趕,為逃避追究,故將這種形式取名為小熱昏,意思是演員自己發(fā)昏說的胡……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