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姓始居中分,約在明永樂年后(1424年后),至今已六百余年。今該村仍遺存有明代徐姓中分始祖徐鑒墓(石穴一棺)、其妻吳老孺人墓,其兩子徐環(huán)、徐瓘及子墓、宗親合穴、夫婦合葬、嫡親同地等不同類別墓群,約有八、九種之多。一村一姓之中,墓葬類別如此完備與集中,可謂集近代中國棺槨墓葬形式之大成。中分徐姓祀祖,祭奠革命先烈,儀禮儀規(guī)具有顯著的歷史特征:一、除夕祀祖賀年,祈祖佑安。除夕子時,村民集中于原徐祠遺址……[詳細] |
![]() | 繁陽鎮(zhèn)“群龍朝神山”大型民俗祭祀活動始于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歷史。每年正月新春佳節(jié)之際,來朝神山大花娘娘廟祭祀的“龍燈”陸繹不絕,人山人海,場面壯觀。此項活動源自一個美麗傳說:橫山本地一高姓姑娘受仙人點化成“大花娘娘”,后托夢給廟中主持:不想看戲想看龍燈。于是,龍燈都紛紛前來朝神山大花娘娘廟祭祀,“群龍朝神山”自此形成。當?shù)剡有“正月不朝山,龍燈會斷腰”的說法。每年正月,全縣六個鎮(zhèn)的幾十條龍燈……[詳細] |
![]() | 九連麒麟燈會始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居住在九連村臥龍墩自然村俞姓族人,每逢豐收喜慶之年自發(fā)組織表演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相傳三百多年前,九連村臥龍墩俞姓族人的先人居住在江西婺源地區(qū),閑暇之余,俞姓族人的先人按照古代傳說中描述的麒麟模樣,結合獅子的制作方法,構思制做了一個外形奇特的麒麟,從其外部形狀上看,獅頭、鹿身、牛尾、馬蹄、魚鱗皮。九連麒麟?yún)^(qū)別我國傳統(tǒng)“南軟北硬”獅子的制作方法,全……[詳細] |
![]() | 繁昌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自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設春谷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繁昌民歌內容廣泛,曲調豐富,語言樸實、生動、簡潔、易懂,近似口語而毫無匠氣;曲調清新、流暢、淡雅、無飾,可謂隨口曲子自來腔。解放后繁昌民歌進入了一個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搜集民歌,整理民歌,演唱民歌,創(chuàng)作民歌蔚然成風。繁昌民歌題材十分廣泛。生產類民歌涉及春、夏、秋、冬四時的各類農活;生活類民歌包括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膜拜……[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