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泉州鬧元宵習(xí)俗源于中原,以鬧花燈為主,包括掛燈、送燈、觀燈(賞燈)、點燈、游燈,古代還有搶燈。燈會還有猜燈謎、妝人等文藝活動。踩街古稱妝人,有民間民俗表演陣頭、花燈、彩車和各種文藝表演、南少林武術(shù)等項目,遇到有人放鞭炮,就要停下表演,表示感謝。元宵丸、潤餅菜等是鬧元宵的應(yīng)節(jié)食品,吃元宵丸、潤餅菜也是全家人團聚的時候。還有敬公(祭祖)、聽香等祈福習(xí)俗![詳細] |
![]() | 豐澤蟳埔女服飾文化始于東晉。泉州豐澤蟳埔村以漁為業(yè),婦女的服飾、頭飾因勞動所需美觀而實用,其上衣為粗布斜襟、寬袖、右衽,俗稱“大裾裙”,顏色以青色和淺藍為主,下著寬黑布褲;蟳埔女喜戴花,豆蔻之年便將長發(fā)梳綰成大盤圓髻,用時令鮮花串成“簪花圍”戴在髻四周,再橫穿一根骨簪。這一美麗講究的頭飾、服飾世代相傳![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