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建省福州市的馬尾區(qū)與海峽彼岸的馬祖列島兩岸人民自古以來便有春節(jié)期間送花燈、鬧花燈的民間風俗。每年正月,漁民們都自發(fā)地扎糊海神頭像燈,于元宵節(jié)前后,舉火把通宵陪游,以此紀念善良的海神。此風世代相襲,鬧海神燈逐步成為馬尾與馬祖兩岸人民祈求平安與和諧富足的象征![詳細] |
![]() | 福州三寶之一,以栓樹皮為材料,快刀作畫,雕鏤粘結成亭臺樓閣、樹木花草、小橋流水、回廊曲徑以及人物鳥獸等掛屏、屏風、大小擺件! 福州軟木畫問世于本世紀初,發(fā)源于福州東郊西園村。相傳在辛亥革命后的1913年,有人從德國 帶回一幀類似“木畫”的作品。當地民間雕刻藝人陳春潤、吳啟棋、鄭立溪等深受啟發(fā),遂在福建工 藝傳習所工讀時,用從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進口的栓皮櫟樹的木栓層作主要原料,把這種質地輕松……[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