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評話是以福州方音講述并有徒歌體唱調(diào)穿插吟唱的獨特說書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及臺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籍華僑集居地。福州評話約形成于明末清初,相傳是柳敬亭的大弟子居輔臣到福州雙門樓授徒傳藝而流傳下來的。由存世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福州評話刻本《七星白紙馬》等來看,當時福州評話已很盛行。福州評話的唱調(diào)分為序頭、吟唱和訴牌三類。序頭用以演述正書之前的短篇書贊,類似古代說書的“入話”;吟唱是基本唱腔,可用于表唱,也可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和人物之間的對話,曲調(diào)包括【高山流水】、【浪淘沙】、【連珠】、【滴滴金】、【淚句】等;訴牌的音樂性較強,在人物表白身世和傾訴冤情時使用,唱時以筷子敲銅鐃鈸來間奏。另外,也還有一些結(jié)合故事情節(jié)采用的民謠曲調(diào),如【賀年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