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干縣古埠鎮(zhèn)盆栽煙花制作技藝(第四批省級)余干縣古埠鎮(zhèn)“盆栽煙花”是一種大型煙花組合,綜合了炮竹與煙花的多種技術精華。古埠盆栽煙花系清末民初由第一代傳人黃啟明發(fā)掘傳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上世紀六十年代,第二代傳人黃啟明之子黃科喜曾被請到南昌燃放,轟動省城。后來第三代傳人黃深泉又進行了改進,成了當?shù)剡h近聞名,獨樹一幟的煙花。盆栽煙花制作融合了建筑造型、扎架工藝、雕刻美術、化工火煙等多門工藝技巧![詳細] |
![]() | 余干正骨法(第四批省級)余干江氏傳統(tǒng)中醫(yī)正骨法的創(chuàng)始人名江樓,三十年代在上海師從著名武術家王子平先生學習武藝、中醫(yī)理論及傷科正骨手法。1933年參加江西省舉辦的國術擂臺賽,獲得了全省第一名。同年又代表江西省參加全國在南京舉行的國術比賽,獲得國民政府體育委員會頒發(fā)的“國術無雙”獎牌,1937年他再次代表江西省出席在長沙舉辦的全國武術擂臺賽,榮獲第二名,獲得銀質獎杯一只。解放初期,任余干縣人民醫(yī)院骨傷……[詳細] |
![]() | 鄱陽湖鸕鶿捕魚習俗(第三批省級)鄱陽湖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位于長江中游南岸。余干縣瀕臨鄱陽湖,有著悠久的漁業(yè)生產歷史,其中漁民鸕鶿捕魚獨樹一幟。鄱陽湖余干漁民“鸕鶿捕魚”習俗,迄今有幾千年的歷史。鄱陽湖畔余干漁民養(yǎng)鸕鶿捕魚,是古時一直到近代,余干內河漁民主要捕魚方式之一。鄱陽湖漁民鸕鶿捕魚習俗是漁民原始漁業(yè)生產遺風的殘存,目前主要分布在鄱陽湖畔地區(qū),余干縣的康山、大塘、山塘、瑞洪、楓港、鷺鷥港鄉(xiāng)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