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草綱目》:“阿膠,《本經(jīng)》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睎|阿縣是阿膠發(fā)源地和主產(chǎn)區(qū),有2500余年的歷史,漢唐至明清均為貢品。功效阿膠甘平無毒,為藥中上品,補(bǔ)血圣藥,主治心腹內(nèi)崩、女子下血等病癥,久服則輕身益氣。古名驗方數(shù)千,藥補(bǔ)兩宜,中醫(yī)各科皆用,以扶正固本,御邪衛(wèi)外,載入瘟疫及非典治療史。東阿縣有阿井,地下水系泰山、太行兩山山脈交匯之潛流,泰山之陰,太行之陽,陰陽相濟(jì),相對密度1.……[詳細(xì)] |
![]() | 東阿“下碼頭王皮戲”,是植根于東阿縣牛角店下碼頭村,流行于東阿、平陰、冠縣、茌平等地的民間戲劇,為境內(nèi)所獨(dú)有。該劇主要描寫了元宵燈節(jié),王皮與十八個老婆上街觀燈的情景。由于十八個老婆都極不滿自己的婚姻,紛紛起來埋怨。通過他(她)們的嘲謔,諷刺了封建社會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據(jù)老藝人講,在清康熙年間(1662-1722),朝臣孫司馬(幼名孫廣四,卓號孫老錢,園里莊人)傳授過王皮戲。因戲中主角叫王皮而得名……[詳細(xì)] |
![]() | 東阿王曹植不僅在文學(xué)上的成就熠熠生輝,引人注目,他還是我國佛教音樂——梵唄之音的創(chuàng)始者,被尊為中國佛教音樂的始祖。公元229年,曹植封東阿王之后,在阿潛心著作,研讀佛經(jīng)。在古東阿城約三十里處有一座山,叫吾山,又名魚山。魚山,乃佛教之圣地,植寫作、讀書之余,常去觀光游覽。釋道世《法苑珠林》卷34記載,曹植“嘗游魚山,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dú)聽良久”,于是“乃摹其音”,寫成《太子頌》等……[詳細(x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