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木版年畫是山東省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自元代由山西、陜西引至山東省陽谷縣張秋鎮(zhèn)。據(jù)《壽張縣志》記載以及文史專家考證,明清時期,張秋木版年畫空前繁盛,和蘇州桃花塢、濰坊楊家埠、天津楊柳青合稱為全國四大木版年畫基地。2008年,張秋木版年畫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張秋木版年畫的制作方式有別于其他年畫產(chǎn)地。楊家埠、楊柳青等地年畫早期均粉臉加工,而張秋木版年畫只套色不手繪開臉,張秋木版年畫以其簡樸獨特的風格展現(xiàn)其藝術魅力。張秋木版年畫的造型圓中見方、橫向夸張、流暢有力、豪邁大方。人物造型眼睛窄長,鼻梁鼻翼瘦窄,形象豐滿古樸,表情安詳含蓄。它獨特的藝術風格充分展現(xiàn)了魯西人民的剛勁、樸實、豪邁、大方的人文氣質。張秋木版年畫題材大都因襲傳統(tǒng)畫樣,以神像為主。僅門神一項就有130多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