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爺要上天”。每年臘月二十三,舉行祭灶的儀式,稱為“祭灶節(jié)”、“送灶”或“辭灶”。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他端坐在百姓家里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的生活起居、善惡行徑,待到每年臘月二十三,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所以人們都要祭灶,并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祭祀灶王,粘住灶王爺?shù)淖欤屗吧咸煅院檬,下地保平安”。祭祀時,將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詳細] |
![]() | 威海市地處膠東半島最東端,依山傍海,地理環(huán)境得天獨厚。這里的生民,男以漁、農(nóng)為業(yè),女以繡織為主,在千百年的歷史演變中,形成了諸多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民間藝術,剪紙即是極具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一。威海剪紙的顯著特點是:構圖簡潔,線條流暢,寓意鮮明,粗獷之中兼具抽象、夸張的審美取向。在這里,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的大都是美化生活的實用剪紙。按其用途大致可分為窗花、墻花、頂棚花、紙斗花、燈籠花,用于手繡或刺繡的枕頭花……[詳細] |
![]() | 威海錫鑲技藝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發(fā)祥于清光緒末年,二三十年代蜚聲海內(nèi)外,興盛于英國租占威海衛(wèi)時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度蕭條,解放后開始復興,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達到鼎盛時期。錫鑲茶具系將錫合金冶煉、鑄制、鍛打、鏤雕、焊接成各種圖案之后,再鑲嵌于江蘇宜興紫砂茶具或山東博山茶花具之上,最后經(jīng)過打光而成的精巧美觀的實用藝術品。茶具的鑲飾部位講究,錫片圖案美觀。如茶壺多鑲飾在壺嘴、壺身、壺蓋、壺頸處。壺蓋圖……[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