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整理者黃振東王汝生毓璜頂是煙臺市區(qū)一處“挺秀效靈”的游覽勝地,因山頂有始建于元朝末年(1358年)專門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廟而得名!柏硅痹瓰椤坝窕省保鬄楸苡窕蚀蟮鄣拿M而改為“毓璜”,沿用至今。1982年,煙臺市政府成立了毓璜頂公園,并多次投入資金對玉皇廟古建筑群實施修繕,特別是在2007年投入3000多萬元對公園進行大規(guī)模的改造建設(shè),使公園面貌煥然一新,也使得毓璜頂廟會更加興盛。毓璜頂是毓秀……[詳細] |
![]() | “芝罘咯鞭”已在煙臺芝罘島大疃村流傳了二百余年。據(jù)歷代老藝人口頭相傳,清乾隆年間,有一位京城藝人路過此地,沒了盤纏,便與當(dāng)?shù)亍八睍讌f(xié)商,以傳藝的方式換取回京盤纏,于是當(dāng)?shù)乇懔粝铝耸⑿杏诿耖g及宮廷的民間藝術(shù)表演“走會”中的“霸王鞭”、“四大景”等。而“霸王鞭”在歷史的演變中植根本土,逐漸形成了具有煙臺地域表演風(fēng)格的“芝罘咯鞭”。芝罘咯鞭的表演形式亦歌亦舞,吹鼓樂伴奏,為三段體結(jié)構(gòu):出場、中段和……[詳細] |
![]() | 只楚南上坊存有8面大鼓,有120多年的歷史了。說起這幾面百年大鼓,還有一段故事呢。相傳,南上坊村東山上有座“龍母廟”。每逢天旱,村民便到廟前擊鼓求雨。還別說,一求就靈,準(zhǔn)下雨。所以,這一帶的村民對“龍母”十分尊崇。在龍母廟前打的鼓,便被稱為“廟鼓”。每年的正月初九,南上坊村的村民就一路打著廟鼓,浩浩蕩蕩抬著“龍母”塑像到毓璜頂趕廟會,場面十分熱鬧。這一風(fēng)俗堅持了好多年,南上坊村的廟鼓表演也成了毓璜……[詳細] |
![]() | 整理者譚熠《史記·秦始皇本記》記載:戰(zhàn)國末期,秦王嬴政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天下,自稱“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岸四(公元前219年)始皇東巡齊地(今山東),祭高山大川之事。乃至渤海以東,芝黃(今山東黃縣東面)、睡(今福山東南)、窮成山(今成山東角),登芝罘(今芝罘島),立石。頌秦德焉而去!边@是秦始皇—登芝罘山,時年40歲,并立下第一塊石碑,同時禮拜齊地八神之一——陽主。秦始……[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