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官鄉(xiāng)位于廣饒縣境北部,距東營市中心20公里,總面積96平方公里,轄26個村,2.3萬人。這里孕育誕生了我國民間藝術(shù)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短穗花鼓。最近,短穗花鼓入選全國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陳官短穗花鼓起源于明清時期,清朝道光年間廣為流傳。短穗花鼓原是舊社會流浪藝人借以乞討謀生的手段,每逢青黃不接之時或災(zāi)年,藝人們就背起花鼓,四處逃荒,往往師徒、兄弟或父子組成一班,或跑坡或設(shè)地攤演出。長年的流浪生活,使藝人們練就了一身硬功夫和絕技,閑時便互相交流和比賽鼓技,日久天長便形成這么一種技藝獨特的民間舞蹈!按驁瞿_微顛、八字腿弓箭、擊打頭略晃、跑鼓輕如仙”。短穗花鼓的動作奔放、舒展。它的特別之處在于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兩根三寸長的短桿,各系六十公分長的短鞭,短鞭中間部位兩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