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洞口瑤族祭祀舞棕包腦“棕包腦”是一種古老的瑤族祭祀舞,有近千年歷史,主要流傳在洞口縣長塘瑤族自治鄉(xiāng)、羅溪瑤族自治鄉(xiāng)、月溪鄉(xiāng)等瑤家山寨。據《寶慶府志》記載,“宋熙寧五年(公元1074年)開梅山,瑤人以‘棕包腦’裝扮梅山鬼神襲官軍!薄白匕X”舞還有個神奇的傳說,在很久以前,長塘山上住著位美麗的瑤族女人,一次在采摘山果時,被兇惡的山鬼擄走。她兒子長大后,決心救出母親,他拜倒立梅山張五郎為師,苦練擒鬼除……[詳細] |
![]() | 洞口木雕產生于雪峰山腹地的洞口縣,因產地而得其名,其工藝主要散布、影響和傳承于以洞口為中心的整個湘西南地區(qū),是湖湘民間木雕藝術的主要代表作。洞口木雕以雪峰山脈盛產的黃楊木、梨木、香樟木、白果木、梓木、檀香木、楠木、柚木、千年木、核桃木、椿木等質地細密暢通、堅韌牢實的木材及其根蔸為雕刻材料,主要運用在于當地建筑中的民居、宮殿、祠堂、寺廟、橋梁、牌樓、戲樓的廳堂、梁柱、門窗等建筑裝飾,日常生活實用器物……[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