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宮殿廟會源于我國上古時代人類對火的崇拜,以敬火、拜火、用火、管火的祭祀禮儀而發(fā)展為融宗教、民俗、飲食、消防于一體的多元文化載體,其主要特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以視火為神靈,圍繞崇拜火神進行以官府主祭、民間社團參加的祭祀活動而形成的宗教文化!妒酚洝、《路史》、明萬歷五年(1577年)、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長沙府志》、《善化縣志》都有火神廟祭祀的記載。二、以唱大戲(湘劇)、玩雜耍、唱長沙彈詞、評書(講書)、看西洋鏡、賣轉糖、泥人、面人為主體而形成的民間民俗文化。至今火宮殿仍保留著演唱各種戲曲、彈詞、捏面人、轉糖、古玩、剪紙等十多種民間民俗文化項目。三、由祭禮、趕廟會活動孕育的,以肩挑、擺攤叫賣風味小吃而形成的飲食文化。其中,最為突出的有流傳著近200年的臭豆腐等“八大小吃”傳統(tǒng)……
[詳細]